作者:尤磊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1)

​(山戎部落复原图)

一、山戎三国的由来

却说令支国在今天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一带,境内遍布杜梨树,令支就是“梨枝”的音转。它的东边是孤竹国(河北省卢龙县),孤竹国诞生于商朝初年,是商朝北部重要的方国。

还记得伯夷和叔齐吗?不食周粟终至饿死那两位爷,就是孤竹国的王子。

“孤竹”其实应该是“觚竹”,“觚”是青铜制的酒器,“竹”是记事的竹简,这也间接反映了孤竹国奢华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

令支国的西边是无终国(河北省玉田县),因无终山而得名。无终国是周武王封的,子爵,对中原国家很有好感。

这三个国家处于燕山山脉,山深林密,主体民族属于戎人,因此又被称为山戎。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2)

二、艰苦卓绝的抗戎援燕之旅

半个世纪以来,山戎侵郑、略齐、征曹,如今又伐燕,当我中原国家没人吗?齐桓公怒发冲冠。

尊王了还得攘夷,本来这就是齐国的国策。

打!齐桓公与管仲达成了一致意见。

齐桓公亲征,副帅是管仲和隰朋。当年春末,齐军到达蓟门关(天津蓟县),与燕国军队合兵一处,无终国君也带了两千骑兵前来会师。

令支国主一听说三国联军杀到,吓了个半死,拉几车宝贝跑了。

联军入城,出榜安民,齐桓公传令不许伤害降兵和百姓,令支国民大为感动,对齐国交口称赞。

令支国与孤竹国素来交好,令支国主逃到孤竹国,献上财宝,孤竹君答应出兵。

两国联军依然没有干过三国联军,这一下,孤竹朝堂之上可就热闹了。

主公,杀了令支君,讲和吧。

主公,齐军待令支人不错,想必也不会欺负我们的。

主和派很快占了上风。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3)

你们这些软蛋!孤竹君一声怒喝,我们不还有“迷谷”吗,那里茫茫沙海,路途难辨,咱们把齐军引过去,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他全军覆没。

令支君最终还是没有保住他的脑袋。孤竹君杀了令支君,让数败于齐的大将黄花提溜着他的脑袋到联军中投降。

君侯,我们国君忒不是玩意儿,本来我就不让他接纳令支君,他不听。贵国大军一到,我让他投降,他还是不听。不听就不听吧,他还带着大军逃跑了,他是想跟君侯玩捉迷藏呢。除恶务尽,我知道他在哪儿,我带你们找他去,砍了他,君侯的北疆也就安定了,到时,小人就是君侯北方最忠诚的奴仆。

令支君的脑袋就是投名状,并且黄花这厮还有欲望,由不得齐桓公丝毫怀疑。

好,将军头前带路。

无垠的黄沙,好似茫茫的大海,拐了几个弯就不辨牛马了。

黄花,黄花。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情况,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他的奸计。

太阳下山了,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齐桓公下令原地驻扎。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来路,但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4)

三、成功属于有准备的大脑

有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说话的是管仲。

哎呀仲父,有啥法子快点说,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卖什么关子。

听说老马能记住来时的路,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口。

行吗?齐桓公将信将疑,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又担心孤竹来攻,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找到了来时的路。

马的鼻腔和耳廓很大,嗅觉和听觉都很发达,这样,它对气味、声音以至道路就都能形成固定的记忆,老马识途是有科学道理的。

走出迷谷,将士们口干舌燥,可是深山密林中哪里有水源呢?

隰朋出了个主意。蚂蚁对温度与湿度的感知很灵敏,夏天住在山的背面,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它的巢穴下面七八尺深的地方肯定有水。也就是说找到蚁穴就能找到水源。

有老马识途的例子,齐桓公对隰朋的建议深信不疑。

果然,齐军循蚁穴掘地得水。

生活处处皆学问啊,齐桓公感叹地说。

吃饱喝足,斥候又探听到孤竹君确切的地点,接下来就该犁庭扫穴了。

孤竹君听说三国联军走出迷谷,吓得半死,只身向北逃亡,不知所终。黄花率众投降,还指望着齐桓公能赏他片地颐养天年呢,哪知齐桓公一看他就来气,吩咐刽子手一刀剁了。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5)

令支和孤竹都绝了祀,本来这地盘该归齐国,齐桓公很大度,全部给了燕国。他不给也不成,若是齐国拿了去,就是飞地,早晚不保,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无终国这边也得到了很多辎重。于是,皆大欢喜。

这一下,燕庄公对齐桓公那可真是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齐国大军返程了,燕庄公送了一程又一程,感恩的话说了一堆又一堆,不知不觉已到齐国境内。

打住,打住。齐桓公紧急叫停。那什么,挖沟。

燕庄公心里一惊,难道得罪了齐国不成。

齐燕以此沟为界。

那不成啊。燕庄公叫出了声。你看上国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怎敢再贪图上国的地儿啊!

按照周礼,诸侯相送不出国境,小白忝为霸主,可是不敢违礼啊。说着,瞟了管仲一眼。管仲微微颌首,对齐桓公的独家个人秀表示极度的赞赏。

君侯回国要重修召公之政,与我等一道尊王攘夷。

那是自然。燕庄公唯唯连声。

后来,燕庄公在齐国让出的地盘上修了一座城池,取名“燕留”。

当此时,东胡尚未发展起来。燕国本来地广人稀,国大民贫,此次又吞并了令支与孤竹,在东北地界几乎再无天敌。他是老牌华夏封国,与中原诸侯情同手足,因此满足于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幸福时光。终春秋一世,燕国几乎不再发声。到了战国,它才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成了列国豪雄的牛后鸡头。

莒国就不一样了,它是正宗的东夷。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6)

(东夷部落复原图)

四、“勿忘在莒”与齐桓公的难得糊涂

莒国在商朝时叫姑幕侯国,武王伐纣时,它在夷族中率先响应,颇受武王欣赏,与孤竹一样,就地转化为莒子国。

它是夷人国家,承夷俗,用夷礼,它的国君薨后常以封地命谥,比如“莒犁比公”,犁比就是莒国的一个地名。

在山东地界,纪国灭亡之后,莒国应是第三名的军事强国。因为相对强大,齐、鲁政要一有风吹草动,常将莒国作为理想的避难之地,齐桓公当年不就在莒国发的迹吗。

大败山戎,又狠狠地作了一把秀,齐桓公在国际上的声望那是如日中天。他非常得意,整天与开方、易牙、竖貂三人泡在一起,悠哉游哉,好不快活。

鲍叔牙看不下去了。主公,勿忘在莒啊!意思很明白,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可不能学玩物丧志的卫懿公。

噢,还真是,攘夷吗,我怎么把身边这个大“夷”忘了。

公元前663年,他又带兵大大地骚扰了一把莒国。感情他是这样理解这个成语的。

仗又打胜了。怎能不胜呢,齐国现在正是上下一心,军力鼎盛的时候。

刚回国内,听说鲁庄公病倒了。

成语故事伯乐识马(解读成语老马识途)(7)

【作者简介】尤磊,笔名归去来,基层干部,市级作协会员。

推荐:

《红楼梦》里那些令人唏嘘的卑微的深情

古代堂倌是一种什么职业?与“店小二”有什么区别呢?

您知道三国时代有两个孔明吗?一个是司马懿地对手,另一个呢?-写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