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三十年成果付诸东流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方军费两亿两,至此,中日两国国力全面扭转,昔日雄踞亚洲第一的中国,至此被东夷小国取代,对中国人来说,这是近代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朝甲午战争真实原因?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甲午战争真实原因(百年前的一本日记揭秘大清甲午战败的真实原因)

清朝甲午战争真实原因

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三十年成果付诸东流。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方军费两亿两,至此,中日两国国力全面扭转,昔日雄踞亚洲第一的中国,至此被东夷小国取代,对中国人来说,这是近代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有关甲午战败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是清政府的腐朽,军队管理体制的落后,朝廷官员的党争,以及日本明治维新后总体国力的大幅提高等。然而有一个原因几乎不曾被人提及,当时许多人,甚至包括那些眼看世界的治世能臣都未必想到,事实上,这个原因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而这个被历史埋没的隐情,直到近年来,随着一部珍贵史料的重见天日,才得以揭开。

该史料名为《宗方小太郎日记》,顾名思义,是一位名叫宗方小太郎的日本作者在百年前撰写的日记。

宗方小太郎

宗方小太郎何许人也?据寥寥可数的历史资料显示,他是一名身穿中国长袍,脑后留着长辫,走在街上与普通中国人无异的男子,可他却如假包换是日本人,还是一名受到过明治天皇亲自接见并褒奖的日本人!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情报工作者”,也就是我们祖先所说的“细作”。

1864年8月,宗方小太郎出生于日本熊本县一个底层武士家庭。1884年秋天,20岁的宗方小太郎跟随老师佐佐友房来到中国上海,通过三年的中文学习,能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他完全具备了从事谍报工作的条件,遂立刻展开活动。

宗方以留学生监督、报社社长、通讯社社长等多重身份做掩护,在青岛、汉口、上海等各地长期进行地下间谍活动,并为日本培养了大批谍报人员。

宗方小太郎报道

1894年7月,宗方孤身一人前往北洋水师驻地威海刺探情报。从7月5日抵达烟台至8月29日撤离,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乔装成中国人,多次打探,获取了北洋水师大量的绝密军情,其中包括北洋水师的战舰数量、详细番号,以及执行护送任务、修理军舰、港口驻扎等情况,这些精确的情报使得日本海军全面掌握了北洋水师的活动规律,以至于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海战爆发的最初一刻,黄海的制海权即被日军掌握!

宗方小太郎日记

宗方在日记中记述了自己长年从事谍报工作的“生动经历”,也对战争的走向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即便在今天,这部封尘百年的日记再现之时,人们依然能通过日记中的内容感受到其非同寻常的战略眼光,同时也对百年前日本为击败清朝而做的大量前期准备而感到不寒而栗!

从1864年8月6日出生到1923年2月3日病逝于中国上海,宗方小太郎短暂的59年人生竟有40年是在中国度过的!试想百年前,中国尚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中觉醒之时,日本已然有了动用间谍获取敌方情报这样的现代战争意识,那甲午一战,大清焉有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