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日本自有历史以来,在被中华文明润泽了上千年之后,第一次完全打败了自己的师傅兼兄长,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甲午战争战败真正的两个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甲午战争是日本自有历史以来,在被中华文明润泽了上千年之后,第一次完全打败了自己的师傅兼兄长。

为什么?

这个问题从甲午战败之后就一直在被人研究着,得出的结论也是多种多样,比较主流的,是认为日本通过实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所以战胜了腐朽的清政府。

明治维新其实就是其实就是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最后萨摩、长州和天皇的联盟取得了胜利。但是明治政府所做的其实和幕府差不多,与清朝的洋务运动所做的也基本一样,尤其在国防方面。

甲午战争中的武器装备方面,双方差距其实并不大,各有千秋,对于战局的影响很小。北洋水师在吨位等方面还有优势。

我认为,甲午战争日本之所以胜的最大的原因,有两样,一曰情报;二曰国民素质。

先说第一样。

很不客气地说,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国人根本就不懂日本,甚至可以说是不知道日本,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无论哪个时代的中国人,他对于日本的了解,多半仅限于数千年前就已经产生的印象:一个孤岛上面住着一群平均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矮人,他们靠打渔为生。

数千年来,中国人从来都没想到过要去正视自己的那位东邻小弟,更别说深入了解,直到被已经强大无比的对方直接一把撂倒在地的时候,才猛然回过神来。

就如同这场甲午战争,清廷的众大员们直至战败,都以为日本不过是蕞尔小国,边邻小邦,而战争之后,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终于开始了所谓的“觉醒”,将对日本的定位从原先的后辈徒儿变成了前辈师傅,发愤图强要以日本为师,要将日本的那一套成功复制到大清身上,但却也学得相当不得法。

反观日本,从这个国家有历史的那一年开始,就时时刻刻关注着西面的那庞大帝国,日本对于来自中华的情报,是从来都不曾有过一丝忽视的。

像这次甲午战争,日本早在开战之前好几年就把大清给摸了个底透,同时又派了无数间谍潜伏在清国各个地方源源不断地获取着各种情报,就连清廷赔款底线是多少这种超S级国家机密都探听得一清二楚,还有北洋舰队何时出港等。正所谓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能如此知晓一切,又岂有不胜的道理。

当我们对日本还一无所知的时候,日本却已经把我们摸了个门清。

第二个因素: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是决定一切国与国之间对决的最关键要素,甲午战争当然也是。

你不要觉得这话听起来不靠谱,其实稍微想想就明白了,李鸿章再能耐,他上不了定远号铲煤,去不了致远号开炮,也到不了平壤守城,将帅虽然只需运筹于帷幄之中,但真正去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实际上还是小兵。

开战前,当日本的国民在给吉野号捐款,甚至连烟柳巷里的姑娘都知道军舰、海防等词儿的时候,大清的国民仍不知日本为何物,海军为何物;开战时,平壤城内的一万三四千手里拿着19世纪最先进武器的大清国民,因吸食鸦片坏了身体,而惨败于数量完全不如自己的日本国民,同样还是开战时,坐镇在亚洲第一的舰队上的大清国民们,愣是被日本国民给夺去了制海权;当日本国民组成的军队登上大清国土之后,仍是大清的国民,给他们做向导,做起了带路党。

这以上的种种,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讲的国民素质整体体现,故而也可以说,甲午一战,并非日本国战胜大清国,而是日本人在国民素质方面,更胜我大清一筹。

那么,这更胜一筹的原因又何在?

要知道,当年京都、大阪等城市,常住的总人口有七八十万,东京的人口却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是当之无愧的日本第一大都会。1872年,日本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查明当时日本人口是3300万。

此外,人多还只是一个原因,关键是人口的素质。

在那会儿,东京的男性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其中,武士阶层(东京男人中近一半是武士)的识字率是百分之百,而同时代的伦敦,不过百分之二十,巴黎则连百分之十都不到。在东京,就连农民都能作上一首和歌,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填词作诗,东京之外的地方虽说没那么高,可也差不到哪儿去,总之一句话,就算说当时的日本是全世界识字率最高的国家,那也是基本没错的。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都要归功于一样东西——国民教育。

说到江户时代的国民教育,那就必须提到寺子屋。所谓寺子屋其实就是私塾,当时整个日本有寺子屋15000多家,光东京一地,就有大小1000多家。私塾遍地使得日本人的识字率很高。

国民教育决定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决定国民行为和国民心态,国民行为和国民心态,则决定了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