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岭南这块土地上的人类是怎样生息繁衍的呢?

&马坝人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1)

远古时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广东是一片森林地带,在这万木葱郁的土地上,我们的先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早期的岭南文明,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也在岭南大地上生息繁衍。

例: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乡西南狮子岩石洞中,一位农民在挖掘洞中堆积物作为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专家将其命名为“马坝人”头骨化石,经测定,“马坝人”人头骨化石距今约12.9万年。

经过数万年沧桑变化,岭南先民经历了从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阶级社会的转变,在漫长的岁月中,岭南先民每迈进一步,都给后人留下了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的文化遗址。

1978年和1989年,考古学家在广东封开河儿口峒中岩堆积物中先后发现了两颗人牙化石,经过测试,这两颗人牙化石距今14.8万年: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2)

&先民的生活

岭南先民过着农耕渔猎生活,他们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和武器,在平原地带,他们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在海、河岸边,他们用穿孔的石块或陶器做网坠,捕捉鱼、贝为食。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3)

广东远古文化遗址分布图

在生产劳作的基础上,先民还创造了原始艺术。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4)

宝镜湾岩画

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活动的特殊,远古时代岭南的进化是一种单纯、朴素、封闭的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比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略微缓慢。

&移民岭南

岭南地区最古老的居民是古越族,自秦统一岭南以来,由于官方的组织,加上中原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的人民自发迁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出现中原居民移民岭南的高潮。

秦统一岭南后,派来了戍守士卒,加上随军人员、被征发的劳工、被流放的人员等,秦朝从中原地区向岭南地区迁移了数十万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加上水、旱等天灾,瘟疫的游行,中原百姓乃至皇亲贵族纷纷举家南迁,这些移民中的一部分来到了今广东境内。

唐中后期至五代末期、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明末清初,均有大量的中原居民不断南迁广东地区。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5)

南雄珠玑巷

中原居民南迁广东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广东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南迁的中原居民在保存他们居民地语言、风俗的同时,又与月族人民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广东汉族民系。

&广东汉族三大民系

北方汉族在不同时期迁徙到广东不同地区,与当地土著民融合,逐渐形成了广东汉族的三大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

广府民系主要由越族与南迁的中原汉族融合而成,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府人说粤方言,食用粤菜。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6)

潮汕民系主要分布于潮汕平原。自秦朝起,中原居民经福建、江西,进入潮汕平原,与这里的越族人民融合,形成潮汕民系。由于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宋元至明清时期,一部分潮汕人又迁居粤西沿海的雷州地区和海南岛部分地区。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7)

潮汕民居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8)

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兴宁、梅州地区、东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客家人多居于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民谣。客家方言是在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围龙屋为客家人传统建筑。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9)

花萼楼(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等围龙屋)

广东以前叫岭南(岭南先民广东简称)(10)

在广东境内还生活着瑶族,黎族,壮族,苗族,畲族,回族满族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的是古越族后裔,有的也是迁居而来的,他们保留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成为多姿多彩的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

目前广东省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