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我们老家一带,大多数人家上都做一点酱,留着家用。
家里做的酱,完全是人工制作,不太变质,几年甚至多年也不坏。老一代那时的人,生活没现代家庭条件好,吃剩下的菜,舍不得倒,就用自家的酱一搅和,剩下的菜就不酸不坏,什么吃或过几天再吃,也没问题。这些优点,可能是现在市面买回的酱不能比似的。
土方法制出来酱的确实不错,可现在却很难着到农村人在家做酱了。做酱大都选择择在夏天的霉雨季,这个时候时风时雨不说,那捣蛋的苍蝇就不好对付,做酱确实是既不卫生又让人烦恼的事。为什老祖宗选择这一时期,是不是便于豆菌的正常发酵成熟,我难以知晓,但我想那一定有它的道理。自制酱,是有点烦神,虽不及买的放便,但也简单易学。
我好有好几年没吃酱了。市面上酱要么是辣的,要么就是甜的,甜的我不喜欢,辣的我的咽喉过敏。想吃不甜不辣是没办法了,巧的是去年多的老蚕豆没人吃,这老蚕豆不处理,待到来年,也就脏掉了,所以就打起了做酱主意。
这做酱,我还真未尝试过。我的老家做酱,那都是父亲母亲他们做的。我虽未曾做过酱,但也略知这作酱的大概,加上我向身边会作做酱人请叫,基本上做酱有了方向。
六月二十四,这天开始着手了。家中人少,我只称了6斤老蚕豆,豆子称好后,在锅里用煮一下,剥去外皮,去皮后蚕豆,再放水中煮开,不要久煮,后从开水中将蚕豆捞出,把捞出水的蚕豆用一些麦面粉相互进行搅拌,在将其圴匀摊在板面上,我是摊在我豆腐的黄浆板上的,再在这松上面不稀不密放上黄梨条。
这黄梨条子是从野外山地或路傍采,如果你没有,也可以用纱布,这样也行,不过没有用这黄梨子复盖做出的酱美味好吃。我们这一带,凡有家中做酱时,总会去山里采一些总回来,据说用它比用别的做出来的酱要好。老人都是这么说的,虽说不知道是道理,不过祖祖辈辈就这么留传下来,自然有它理由,我也信。
蚕豆经过剥皮、煮熟、摊放,再复盖这些黄梨条。后期,就要对板上蚕豆发霉情况,不时地进行观察。
摊放板上蚕豆表面一天天地变化着,毛茸茸蚕豆,由白变黄,黄而不黑且有光泽,当为最佳。不过这很难把握,因为蚕豆发酵,与煮豆、面豆、湿度、温度,以及外界天气都有关联,这就需你不时地细微地观察。当毛茸茸的黄豆,出现发黑情况,你得赶紧揭掉纱布或黄梨条子,不能在捂了。一捂一坏,弄不好将前功尽弃,豆酱就要坏了。
蚕豆出现均匀黄色茸毛时,揭去盖在蚕豆的黄梨子,去进行日晒。当然希望是好天气,一口气把它晒干为好,没有这么巧,那也没办法,会做不如天依。
这发酵的蚕豆晒干后,就开始下小缸里。在这前当然要准备盐和作料问题。看看你晒干的发霉蚕,要用多少水,再据这两样的重,配上一定比例的食盐。所用的食盐和你想要口味料,一起放到生水烧开,待热水冷却后,放到泥盆里,同时也将晒干的霉蚕豆放到泥盆中,盐水和干酱进行拌搅,绞匀后,就可进行日晒了。
农村晒酱,也有讲究的,白天也晒,晚间也晒。白天晒太阳,晚上晒露水,所为“日晒夜露,”,这样哂出的酱才好吃。晒酱也是烦神的事,不旦天数多,天天还要搅拌翻哂,心急可吃不热豆腐喲。
家制的酱好吃,费时、费力、特别是那天气不好把握,有时却让你烦心。豆茸成黄需要出哂时,没天给你晒,怎么办?那只有掀去美人的纱巾,听天由命。这次我们家制酱还巧,顺汤顺水,算是老天没刁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么多天的精心细作,远闻一鼓豆香味,近身色泽鲜艳,知是酱做好了,我把它收贮到玻璃瓶内,以作日后备用。
小曲好唱口难开,果子好吃树难栽。算算我这做酱的功,已有不少日子了,琢磨一下有二十多天,想吃一口自己的做的酱,真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