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

诗意山水古儋州

一、“红旗小姐姐”薛梅丽火了

“红旗小姐姐”薛梅丽火了,因其不单是最美逆行者,而且还是灵魂舞者。

一曲《嘱姑九点半》,让海南“儋州调声”声名鹊起,也让领舞者薛梅丽名扬中华。

2020年2月12日,轻快、活泼的“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里响起。最美逆行者们身披“抗疫”战袍,跳起感情热烈、节奏明快的舞蹈,为饱受病毒折磨而焦虑不安甚至意志消沉的病患们加油打气。手持红旗的领舞者薛梅丽以轻快、婀娜的舞姿,积极、昂扬的神态,感动了病患,也感动了国人,被誉为“红旗小姐姐”。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2)

“红旗小姐姐”薛梅丽风采

一时间,模仿者众,但无出其右者,要不矫揉藻饰,要不机械板滞,皆因缺乏灵魂。而薛梅丽虽然身着臃肿的“抗疫”战袍,也看不清其“庐山真面目”,但因怀着“唤醒沉睡的武汉”的美好初衷,其“曼妙”舞姿反而摄人心魄,因之又被誉为“灵魂舞者”。

薛梅丽,90后,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护师。2011年,刚参加工作的薛梅丽就以“白衣战士,向死而生;救死扶伤,毋论牺牲”的“十六字箴言”作为自己一生的价值追求,因此有了——

2014年,薛梅丽毅然志愿加入中建南981钻井平台维权的医疗战斗一线。

2020年,薛梅丽又主动请战,逆行武汉,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军。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上,薛梅丽说:“论年龄,29岁,正值青年;论专业,我是护士,战场上急需;论阅历,这是我第二次为国出战,有经验。有啥理由不上前线?”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3)

薛梅丽在方舱医院仔细询问病患情况

由是观之,薛梅丽摄人心魄的舞姿不是“跳“出来的,而是高贵灵魂“浇灌”出来的。向薛梅丽以及她背后众多默默无闻但又拥有高贵灵魂的“大美医者”致敬!

二、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

薛梅丽火了的同时,作为“南国乐苑奇葩”的“儋州调声”也火了。

“儋州调声”是海南独特而又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起源于西汉时期,至今在海南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2006年,“儋州调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4)

“儋州调声”文化艺术节盛况

“儋州调声”现有词曲1000多首,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唱响的《嘱姑九点半》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歌词是:

男:听阿见依阿说声嘱哥九阿点半嘱到九阿点半小呀小水纷纷大呀大路烂烂怎得闲心逻呀么逻花栏怎得闲心逻呀么逻花栏哥阿逻来登侬阿逻来来咱哥照念侬 先方儿嘱姑勿去守到好哥嘱是慢来嘱阿慢来 嘱阿是慢来男:听阿见依阿说声嘱哥九阿点半嘱到九阿点半小呀小水纷纷大呀大路烂烂怎得闲心逻呀么逻花栏怎得闲心逻呀么逻花栏哥阿逻来登侬阿逻来来咱哥照念侬 先方儿嘱姑勿去守到好哥嘱是慢来嘱阿慢来 嘱阿是慢来

如今,“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成了“抖音”等各大平台的“第一神曲”,许许多多网民祈望它能走上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海南援鄂医疗队的“抗疫冲锋号”,“儋州调声”完全值此担当。

三、“儋州调声”的前世今生

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经济、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儋州市古称儋耳郡,儋耳郡是海南岛最早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10年)的两个郡之一。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5)

“歌海”儋州,人人都是山歌手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儋州调声”就是“歌海”中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歌种,来源于儋州山歌。早在千百年前,儋佴地区的男女青年在从事田间车水(耕作或制盐)劳作期间,便使用这种节奏鲜明欢快、旋律活泼流畅,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富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音调来进行集体对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娱乐传情。

1、 题材内容

“儋州调声”是青年男女为了互诉衷肠而自发开展的对歌活动,取材背景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生产劳动和家乡建设的,有歌唱改革开放宣传政策的,有赞美秀丽山河的,有赞美男女间纯洁爱情的,也有批判社会丑恶现象的,等等。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6)

儋州儿女多情调,调声传情情更浓

“儋州调声”所唱的歌大都为情歌,青年男女常常于春光明媚之时、月明如水之夜,集体对歌,娱乐传情。如《嘱侬不来郎激气》, 表现的是男青年约之前遇到的女青年见面,但却迟迟不见那人前来赴约,所以用调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略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金呀鸡飞呀出,金呀金鸡飞出蹬呀蹬凤凰,叽叽啦叽勒,逢枯船呀么隆隆隆隆蹬呀么,嘱嘱侬呀么小年青,是小啊年青哦是小啊年青哦。嘱嘱嘱嘱嘱侬不来郎激气,态啊势合人哥心想在,好花谁见谁不想啊。

“儋州调声”语言真挚淳朴、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形象而生动,极大地反映了儋州地区的民风民俗。

2、 演唱形式

“儋州调声” 歌词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民间寻常生活,一般采用对唱形式演唱。唱“儋州调声”时,男女青年相对排成两列或围成圆圈,互相勾住手指,两手及身体随着歌声节奏摆动,载歌载舞,为欣赏的人们奉献一场“悦耳大操”和“视觉盛宴”。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7)

唱“儋州调声”时的女青年衣着鲜艳靓丽

在举行对歌的调声场上,几十甚至上百对的男女身着鲜艳亮丽的服饰,载歌载舞同时对歌,因此又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欣赏性。2001年,海南首次举办“儋州调声节”,儋州市城乡一下子涌现出278支“调声”队伍,近万名群众分别参加了“调声”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8)

儋州青年那女列队唱“儋州调声”

3、 艺术风格

“儋州调声”曲子都没有曲名,歌曲亦无歌名。按照汉族民歌体系来分类,“儋州调声”属于“小调”体裁,通常以二句曲调和四旬曲调为主,也有二句半体、三句半体、六句体长短句体等,格律与古体诗相近,韵律比古体诗严。苏东坡在贬居儋州期间,对“儋州调声”的发展颇有贡献,让“儋州调声”从通俗民歌华丽转变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诗赋体“调声”,提升了“儋州调声”的品位。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9)

苏东坡誉为“儋州文化之父”

“儋州调声”不强调歌唱技巧,更多的是男女两队进行集体对唱时,由每一个队的领唱者(歌头)即兴创作主体歌词,以回答对方的首句提问或起“调声”领唱,然后才是队员们参与进来齐唱。在对歌中也有很多讲究,除了声音要整齐嘹亮、动作大方以外,还要求即兴创作歌词要快,而且要求歌词对答准确巧妙。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0)

儋州调声演唱情景之一

这种在旧曲调基础上即兴的、随机的发展,是“儋州调声”新作品不断产生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歌词的即兴性是“儋州调声”的最大艺术特征。而且,“儋州调声”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吸收古曲、现代歌曲及外国歌曲的旋律,使之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1)

“儋州调声”善于去粗取精,与时俱进

目前,“儋州调声”已成为代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文化旗帜之一,儋州也因之被国家文化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四、“儋州调声”成功逆袭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儋州调声”也不例外。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儋州地区学唱“儋州调声”的青年男女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不断离去,这种依靠口耳相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面临着断层和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儋州调声”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举办“儋州调声”文化艺术节;二是建设“儋州调声”文化艺术公园;三是组织编纂“儋州调声”系列丛书,并把“儋州调声”编入当地中小学音乐教材;四是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并选拔社会爱好者进行专业进修;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的“儋州调声”选拔比赛,在保持精髓的前提下,丰富舞台表现形式,并适当融合现当代音乐元素,以期流传更广更久远。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2)

每年八月十五日的“儋州调声”文化节吸引众多人参与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3)

每年八月十五日的“儋州调声”文化节现场人山人海

这些“抢救性”措施的施行,一定程度上打造了“儋州调声”的艺术品牌,但由于其歌词形式的特殊性和方言演绎的狭隘性,传唱范围仍囿于儋州本地,不能较好地在全国广泛推广和演绎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4)

儋州调声表演现场情景之二

儋州调声薛梅丽哪里人(薛梅丽意外助力)(15)

儋州调声演员长城留影

岂料,当“儋州调声”《嘱姑九点半》 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唱响时,“儋州调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唱词的优雅、节奏的规整、旋律的明快,一下子打动了国人。尤其是在举国“抗疫”特殊的环境下,给予了国人更多的寄托和诉求,使得近来全网“儋州调声”不绝于耳!

说不清是“红旗小姐姐”薛梅丽成就了“儋州调声”,还是“儋州调声”成就了薛梅丽,也许是薛梅丽的个人灵魂和“儋州调声”的文化精髓相互碰撞而产生的“互相成就”吧。

不管如何,祈望“儋州调声”走上今年央视春节晚会舞台,以其“抗疫冲锋号”的绚美姿态大放异彩,唱响中华,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