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短视频领域曾经的“财富密码”,国内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一度是外国友人口中的新时代四大发明,直到相关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形成审美疲劳后,那些对QR码收付款大惊小怪的视频才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不过不得承认,在移动支付领域,跳过信用卡支付时代让我们可以在手机移动支付领域另起炉灶,打造出一个脱离传统银行支付体系的全新移动支付系统。和准入门槛更高的POS机相比,脱胎于智能手机的QR码支付门槛要低得多,自然也能覆盖更多的消费场景,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iphone集成支付功能(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1)

而在大洋彼岸,基于智能手机的QR码支付不仅给传统的信用卡支付体系带来了一丝威胁,但同时也给某些品牌带来了灵感。当地时间2022年2月8日,苹果在其美国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新闻稿,表示未来苹果将授权企业通过iPhone“轻点支付”(Tap to Pay)接受非接触式支付。简单来说,就是授权的商家可以用专门App,把手里的iPhone变成可以接受Apple Pay或其他非接触支付的“POS终端”。

还是看不懂?这么说吧:苹果重新发明了软件版“拉卡拉”。

“阿美利坚自由国情在此”

当然了,简单地指责“苹果抄袭”显然是不正确的,通过拉卡拉刷卡需要使用外部的刷卡器,同时更多地也采用接触式支付(刷卡/插卡)。但苹果这项轻点支付无须借助外部设备,只需要一台iPhone(iPhone XS或更新机型)就能完成收款。同时轻点支付不是用传统的接触式支付,而是走的非接触支付渠道。换句话说,除了那些支持拍卡支付的银行卡外,Apple Pay或各类基于NFC的非接触交易的XX Pay手机支付都能使用,不仅成本更低,支持的支付方式也更多。

不过问题来了,用二维码支付不香吗,苹果为什么要大费周折重新搞一套全新的支付体系呢?想要分析苹果“重新造轮子”的目的,我们需要从用户和苹果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iphone集成支付功能(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2)

首先是消费习惯和消费者认知的问题,笼统地讲就是“我大美利坚自由国情在此”。由于相关产业发展更早,当地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且完善的、基于卡片交易的交易体系。从售前到售后再到赔付,相关的流程已经被当地消费者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实体卡片的电子卡片或非接触支付显然才是顺应当地发展的一种支付方式。从零开始移植一套相对陌生的QR码支付体系,才是真正的“重新造轮”

要知道并不是只有QR码才配称作是移动支付,基于手机的非接触式支付,甚至是基于NFC的数字人民币“碰一碰”交易也同样属于移动支付的范畴。为了推广QR码而将非接触交易“开出移籍”显然是过于狭义了。

而对苹果来说,允许用户使用iPhone进行非接触收款,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单方面双赢”——苹果赢两次那种。首先,对美国市场来说,使用iPhone首款意味着接近42%的用户可以享受“0成本升级”: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1年Q3苹果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就高达42%。

换句话说,全美有42%的用户可以“0成本”获得一台可以刷卡的POS机。和需要另外每月交钱的POS终端相比,手中已有的iPhone显然是更低成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轻点支付也能对iPhone销售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

iphone集成支付功能(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3)

另外,苹果也可以通过手续费或渠道费用的形式向轻点支付的钱款收取费用,在美国POS终端和卡组织的手续费已经让小商贩怨声载道,只要苹果给出具有竞争力的收费方案,凭借苹果42%占有率的体量,相信也能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苹果对移动支付的推进

尽管我刚才多次提到“卡片交易是美利坚国情”,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移动支付技术在美国的接受程度依然不高,现金支付依旧是不少美国人的心头好。首先,和移动支付这类数字交易不同,现金交易具有天然的匿名性和隐蔽性,对于那些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或存在偷税逃税行为的人来说,现金交易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留下交易证据。

iphone集成支付功能(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4)

其次,我们刚才提高美国拥有相对成熟的卡片交易基础,比如出租车上也安装着POS机,但在高昂的刷卡手续费和设备渠道费用面前,不少小商贩依旧会优先使用更传统的现金交易。举个例子,常见的VISA/Master卡会在交易时向商户收取3%的渠道抽成,运通AMEX的费用更是高达5%。

再加上POS机本身的费用,“扒皮”力度可谓是“罪大滔天,惹得商户怨声载道”。作为回应,商户往往会把这部分费用添加到原本的售价中,或是直接拒绝刷卡交易。因此在Cardtronics的一项调查中,有9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现金更容易使用。

而苹果这项轻点支付,从某种程度上能对美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起到切实的推广作用。“0成本”的POS终端可以降低商户在接入移动支付时的硬件成本和门槛,与多个第三方合作的机制也让iPhone收款能拥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小市场,降低商户日常使用的成本。其次,轻点支付也能享受到移动支付的种种优势。

iphone集成支付功能(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5)

可以预见的是,在苹果推出轻点支付不仅会对美国移动支付市场带来新的冲击,更是会带动Google、三星等具有相关服务能力的企业一起推进移动支付,以提高设备占有率、降低使用成本、打通用户-商户之间间隔的方式,对美国的移动支付生态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要知道QR码支付流行的根基是用户和商户都有设备且愿意使用,让商户手中已有的硬件成为收款终端,再通过合理的费率降低商户的使用成本,从软件、硬件和渠道这三个角度解决美国移动支付难以推广的瓶颈,这才是苹果轻点支付的最终愿景。

总结

当然了,已经享受着二维码支付体系的我们其实不用、或者说根本不会羡慕美国这套全新的支付体系。要知道二维码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处处扎根,就连数字人民币以及银联云闪付都选择以二维码交易作为主要的交易手段。比起苹果轻点支付的便利,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商业企业在“掌控金融支付秩序”之后的监管问题。

支付和金融服务看起来很美好,但也需要面对监管,在符合有关单位和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展开业务。金融机构与各大企业、各经济体、个体经营户以及个人消费者之间,应当合理共存互惠互赢,而不是无止尽地获取。健康的经济才是能长久存续的经济。这也是比起其他支付手段,我更看好数字人民币交易的原因。

但问题是数字人民币现阶段的推广依旧受阻,地区试点的机制也使数字人民币难以大规模应用。而目前个国内品牌自己的XX Pay,归根结底也只是在QR码支付的体系下,对非接触式支付的一种探索,从技术层面看只是两个平行系统之间的尝试,并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当然了,有些品牌也以第三方的身份整合了二维码交易和非接触卡片交易,从用户的层面看,选择确实更多了,用起来也确实更方便了。范与现有移动支付方式相比,用户很难直接体会到数字人民币的特性与便利。但如果我们想在下一代支付体系诞生之时稳固住我们在移动支付的话语权,在下一代支付体系诞生之前,享受着QR码支付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