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视大厦9楼,上海演员朱茵是一瘸一拐进来的。上个月在青岛拍戏时,她一脚踩空摔伤了髌骨,刚刚才拆了石膏。听闻12月6日《两个人的世界》要举办观剧座谈会,她带伤出席。在这部“上海出品”剧集中,朱茵饰演“嬢嬢”,一个虽精明但心眼不坏的上海老人。座谈会也不似一般研讨会那么严肃,在座嘉宾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新老上海人”。就在6日晚,《两个人的世界》正式收官,聊起剧中许东阳、李文嘉的命运,很多人深有同感。

描摹上海17年的发展变迁

有专家评价,《两个人的世界》是一部能够“贴地飞行”的现实主义剧集。它不回避两个年轻人许东阳(郭京飞饰)、李文嘉(王珞丹饰)当“沪漂”的艰难困厄。李文嘉住在嬢嬢家,过着寄人篱下,每天看人冷脸的日子;初入职场,在公司里又受排挤。东北人许东阳更是一无所有来上海打拼,和很多在大城市奋斗的人一样,他信奉“人得活得开心,更得活得有人味儿”。

郭京飞觉得,自己和许东阳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来上海打拼了20多年的新上海人。“上海是一座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的城市。”他说,自己在剧中的所有表达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把青春和回忆都留在了上海,我会继续为上海而努力。”

剧中,好婆家充满烟火气的石库门生活和孔先生老洋房的海派格调,令观众看到了真实、立体、多元且温暖的上海生活。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到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两个人的世界》细腻描摹了上海17年的发展变迁和民生图景。这也勾起了演员与观众共同的年代记忆。

郭京飞王珞丹在上海落地生根(把青春和回忆都留在了上海)(1)

“我爷爷是上海人,家在南京,但家里都说上海话。”朱茵说起自己与上海的缘分,当年她来沪演了一部话剧《美国来的妻子》,后来被“人才引进”,1993年从江苏人民艺术剧院调到上海。在剧中饰演“嬢嬢”,反倒让她觉得“年轻不少”。“大家一开始觉得嬢嬢很‘恶’,但那时候三代人一起住在石库门里,可能就这样过一辈子。其实嬢嬢也是个可怜的角色。”朱茵感慨,“嬢嬢说,我伺候老的、伺候小的,身上还要一辈子背着‘哥哥死在外面,都是因为我,他顶我的名字去插队’这样的心债。其实我演着演着,也挺为这个人物感动。在上海,我这个年纪,大概有很多这样的人。”

郭京飞王珞丹在上海落地生根(把青春和回忆都留在了上海)(2)

来自静安区北站街道的老年居民张焕苏是《两个人的世界》的忠实观众,他也来自东北,这部剧让他很有感触。“这部剧把上海石库门和花园洋房都拍得很好。从下往上看高耸入云,从上往下看水泥森林,许多大都市都有这样的情况。”

期待形成有关上海的系列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人的世界》是SMG大小屏联动播出的第一部长剧集,自11月16日起在东方卫视独家首播,百视TV全网独播。播出期间,本剧在东方卫视黄金档收视率8天位居全国63城第一,全程破2。同时,新媒体独播效应为百视TV带来了稳定走高的播放和用户数据,仅移动端的正片总播放量已破5000万,日播放量最高破400万,每天收看剧集正片的用户近60万。该剧还在海外引发追剧热潮,YouTube平台“SMG尚世五岸梦想剧场”总观看量已破200万,单集最高播放量达25万。

郭京飞王珞丹在上海落地生根(把青春和回忆都留在了上海)(3)

在《两个人的世界》策划李振宇看来,创作这部剧是为了把真实、复杂的上海融入剧中,同时寻找上海更多元的表现场景。“在这些年影视剧的创作中,上海成为一个形容词,来描绘一种高颜值、高收入,或者高消费、衣着光鲜的都市男女的故事。”李振宇希望,上海能从形容词变成动词,体现出上海奋斗者、追梦人的行动,“不能都是写字楼,不能都是霓虹灯,要有亭子间,要有烟火气。”

上海影评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也对剧中人物感同身受。“我2000年来到上海,2003年博士毕业,刚工作的时候很艰难,除了教学,同时还打三份工。”刘海波认为,《两个人的世界》以小人物的生活写家国、写社会变迁,带有编年史的意味,“这是一部有现实主义厚度的好剧,它不回避新上海人在上海的酸甜苦辣、起起伏伏;是比较少有的以沪漂群体的青春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

郭京飞王珞丹在上海落地生根(把青春和回忆都留在了上海)(4)

“《两个人的世界》实现了SMG在自主创作、生产发行等方面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最终目的是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真正的工业化影视生产。”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形成上海的系列作品,“我们要通过几部不同的作品,把上海这座城市勾勒出来,就像几部曲一样,通过一部部断代史作品,把一个完整的上海呈现给大家。”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尚世影业提供

来源:作者:张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