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厘米长的太阳鱼能吃吗(抗热又抗寒的太阳鱼每斤利润三到五块)(1)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提起攀鲈鱼,很多人摇头表示不知道为何物,但一说起过山鲫、辟邪鱼、爬树鱼、海菩萨、海南婆、太阳鱼、跳跳鱼,广东雷州的三慢婆,以及步行鱼、巴毛、日本婆等,很多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是它啊,我们小时候经常在塘里捕,一到下雨天,在路上就会看到它跳来跳去。”

攀鲈鱼,学名龟壳攀鲈,身体侧扁延长略呈长方型,体表底灰色略带灰绿,靠近尾部有许多黑色散点,鳃盖两强棘间及尾鳍基中央各有一黑斑,为杂食性偏肉食的小型淡水鱼,主要分布在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地区。

虽然很多人都吃过这条鱼,但却没有人养殖这条鱼。所以攀鲈鱼的专养在国内目前还属空白。据了解,目前在市场所售的攀鲈鱼,都是清塘时所获,数量很少,供不应求,目前的市场价格尚可。规格在4两左右的攀鲈鱼价格约为20元/斤左右,2~3两左右的大约是16元/斤。

据了解,市场上这条鱼的规格一般为2两(即100g)左右,最大的也只有3两(即150g)。且都是野生的鱼,通常情况是一些专门从事收购这条鱼的老板直接去到塘口,在养殖户清塘时便将鱼收购拉走,市场叫卖的鱼也是少量,且一般是很快被酒店餐馆买走,根本不用担心卖不掉的问题。

对于攀鲈鱼的需求,整个市场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什么没有人专门养殖?

记者来到海南的一家水产养殖场,据了解这家养殖场的老板黄世彰先生,虽为台湾人,但在海南从事水产工作已经20余年。早年从台湾最先将南美白对虾、台湾泥鳅等引进海南,并在海南琼海进行对虾的繁育工作。直至今日,南美白对虾已经在我国成为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台湾泥鳅的养殖面积也在逐年扩大。这位喜欢尝试新事物的老板,总是在寻找新的品种,并将其引进大陆。

5厘米长的太阳鱼能吃吗(抗热又抗寒的太阳鱼每斤利润三到五块)(2)

据了解,黄世彰的水产养殖场目前正在养殖的品种,一类是观赏性鱼苗的繁育,另一个是攀鲈鱼。提起攀鲈鱼,黄世彰说道:“这也是个偶然,3年前我在海南三江养殖罗非鱼,但罗非鱼收获的时候,却捞上来很多攀鲈鱼,规格1~3两不等。拿回去吃,味道鲜美,刺少。询问当地人之后,才了解了这条鱼。”

当年黄世彰在三江的20多个共900亩罗非鱼塘,每次抓鱼时,每个塘都可抓获300~3000斤不等的攀鲈鱼。当地的鱼中直接现场将鱼拉走了。这让黄世彰看到了市场,“如此走俏,价格也不错,但当地却没有人专门养殖。”

充分了解了攀鲈鱼的特性,黄世彰发现了这条鱼的价值。“市场是不用说的,供不应求。而且这条鱼很好养,他用腮和肺呼吸,所以对溶氧要求极低。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养殖密度可以很大。如果可以养成,那经济效益应该也是很可观的。”黄世彰说道。

于是,黄世彰开始向人打听,如何买苗投苗。但一番询问下来,整个市场没有任何一家苗场进行攀鲈鱼的选育工作,也没有一家苗场售卖攀鲈鱼苗。究其原因,攀鲈鱼虽然市场大,但规格只能达到2两左右,整体的经济效益并不特别突出。因此并没有人愿意做这条鱼的苗种生产。

由于看中了这条鱼的市场潜力,黄世彰决定自己来做攀鲈鱼的选育工作,主要就是针对攀鲈鱼长不大的问题。黄世彰说道:“我做选育的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要它在4~6个月内长到4~5两(即200g~250g)。”

谈到具体的选育手法,黄世彰表示:“攀鲈鱼也属多胎性鱼类,其中一部分肯定长的很快,而另一部分则很慢,所以处在金字塔尖的基因肯定是比较好的。于是我就一代一代的选育。它的性成熟期为6个月,所以一年可选育2次,较其他品种来说,这条鱼的选育周期也比较短。”自2012年开始,直到2015年黄世彰用自己的苗养殖了几塘攀鲈鱼,水温在25℃~30℃之间,在4~6个月的时间规格达到3~5两(即100~250g)左右,至此这条鱼的选育才宣告成功。

“去年(2015年)夏天,气温和水温很高,为了验证这条鱼的抗逆性,我特意将其中一个塘的水放到只有40厘米。在那种高温天气,手伸进塘里,都感觉水发烫,但这条鱼一点事都没有,发病死亡的情况都没有出现。”提到这条鱼,黄世彰自豪的说道。

除了抗热,攀鲈鱼也具有抗寒的特性。黄世彰介绍:“不仅是夏天,在今年(2016年)的1~2月份的那个‘霸王级’寒潮,还是这个塘,水深40厘米,水温在7℃~10℃之间,我故意没有加水,看他们会不会冻死,结果还是没事。所以这条鱼的生命力很强,抗寒性很强。”

正因为它的抗寒抗高温的特性,所以除了两广及海南地区可以养殖这条鱼之外,全国大部分淡水养殖塘均可养殖。“现在很多地区都有温棚,设备好,所以全国的淡水养殖塘养殖这条鱼都合适。”黄世彰说道。

5厘米长的太阳鱼能吃吗(抗热又抗寒的太阳鱼每斤利润三到五块)(3)

说道产量,黄世彰得意的表示:“这个你不用担心,除了腮呼吸,它还可以用肺呼吸,所以它对溶氧的要求极低。我的这几个塘,都是没有增氧设施的,这个60立方水的塘有500斤的鱼。一般精养的话,亩产的话都在6000斤左右。”

在饲料的投喂上,黄世彰表示:“虽然目前没有专门的攀鲈鱼饲料,因为它是偏肉食性鱼类,所以蛋白要高一些,最好在38~40之间,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膨化料(浮水性颗粒料)。每日投喂2餐即可,上午一餐,下午一餐。”

一般来说,一条鱼饲料的成本是占大头的,那攀鲈鱼的养殖成本大约在多少?黄世彰表示:“按照现在市场16元/斤的价格来看,养成率80%计算,我的大苗是0.3元/尾,2公分的小苗是0.2元/尾,1斤鱼的苗钱不超过1.5元,加上管理费、电费等,1斤鱼的利润有3~5元左右。像其他海水鱼类,其中苗钱就占到几块,加上其它费用利润也不高。较其它同类型的淡水鱼类,如黄颡鱼等,无论是吃起来的口感,还是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的抗逆性,还是养殖利润,攀鲈鱼的价值都是蛮高的。”

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验证,如果要精养这条鱼,具体密度应该在什么范围比较合理?黄世彰建议:“精养模式的一亩放苗2万~3万尾,不建议放3万尾以上。条件很好的也可以放4万尾。近几年海南罗非鱼养殖效益低,而攀鲈鱼本身对溶氧要求极低,所以也可以选择和罗非鱼等其它淡水鱼类混养,其中攀鲈鱼的投苗密度控制在5000~8000尾/亩比较合适。但像鲶鱼就不太适合一起混养,因为攀鲈鱼苗投下去都会被鲶鱼吃掉。”

虽然攀鲈鱼养殖前景大有可为,但也有不足之处。黄世彰表示:“在苗的生产上,因为它的选育技术上的困难,所以暂时产量是比较少的。1对亲本的产卵量约在8~10万粒。经过复杂的选育过程,所以攀鲈鱼苗的价格才会稍微高一点。”此外,黄世彰也提醒大家:“因为目前产量较少,希望有需要的养殖户提前预订,方便苗场做安排。”

即使攀鲈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养殖,但对水温的要求也有一定限制。黄世彰介绍:“它的水温在25℃~38℃之间均适合养殖,但在其他气候寒冷的养殖地区,搭冬棚的养殖效果会更好一些。”

此外,在成鱼的运输上,也要尤其注意。由于这条鱼生性凶猛,且背鳍有刺较锋利,所以运输时不能像罗非鱼那样,一大筐一大筐的,而是比较小的篮子,多打捞几次。否则鱼的背鳍很容易伤到同伴,变红甚至流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刚刚还有一位张姓老板跟我要鱼,2~3两的统货,出价15元/斤。”黄世彰笑着说道,对这条鱼的前景,他非常看好。

近几年虾越来越难养,罗非鱼出口低迷,草鱼基本出鱼亏损的状态。抗逆性好,市场需求大,效益高,这条鱼或许真的是养殖户增产增收的希望。此外,与罗非鱼、草鱼等淡水性鱼类的混养模式若得到推广与肯定,无论对罗非鱼,还是草鱼,或者其他鱼类产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使产业良好健康的持续下去。

5厘米长的太阳鱼能吃吗(抗热又抗寒的太阳鱼每斤利润三到五块)(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