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们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到孩子们对于外太空的话题兴致盎然便以此为契机,创设科幻类的辩题——“探寻生命之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航天类型课该怎么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航天类型课该怎么讲(这所学校组织同学们跨学科学习航天知识)

航天类型课该怎么讲

在同学们居家线上学习期间,上海尚德实验学校航头校区各学科老师尝试进行跨学科教育,用创新的教学支持孩子自主学习航天知识,展开宇宙梦想。

道法课:创设科幻类的辩题

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们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到孩子们对于外太空的话题兴致盎然。便以此为契机,创设科幻类的辩题——“探寻生命之源”。

老师把情境地聚焦在几千年以后的火星上:灾难降临,以地球移居者为代表的地球文明与以火星原住民为代表的火星文明遭遇了可能的生存挑战——水资源稀缺。

在生存的压力下,原本在火星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文明会不会发生碰撞?如果选择发生碰撞,是共存还是独活?由老师进行互动带入情境式的交流和引导,然后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选择立场、阐述理由并完成任务单。

在畅想、思辨中,一场直播式的小型辩论赛精彩上演,双方你来我往,妙语连珠。

英语课:学习儿歌Black Hole

继2019年人类历史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后,北京时间5月12日21时07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 A*)的首张照片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揭开了面纱。

英语学科中心的老师们立刻抓住契机,结合HUI拓展课程,开展了Black Hole系列的第二轮线上教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学习儿歌Black Hole,直观地感受到了黑洞的特点,并开始大胆猜想,可怕的黑洞会吞噬什么呢?

接着通过研读绘本There was a black hole that swallowed the universe,让同学们了解到黑洞能吞噬小到夸克、大到宇宙等几乎一切东西。

课后小朋友认真完成任务单,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天马行空的漫画创作等形式,以及带着对黑洞的思考进行口语表达!

自然课:人类是怎样上天的?

了解了波澜壮阔的航天史,老师们启迪同学们思考——人类怎样实现登天?

先从童年的飞行记忆——纸飞机开始。

你的纸飞机可以飞多远?你能折出滞空时间长达16秒的纸飞机吗?纸飞机看似简单,但在该校的自然课上,大家重新定义了纸飞机实验,不再是简易地对折,而要考虑纸飞机是否能按照我们的要求飞行。

学习了一系列的飞行器原理知识后,稚嫩而坚韧的双手开始行动了,一个个纸飞机诞生了。

大家还在自然课上一起探讨了降落伞的原理,看似结构简单的降落伞其实藏着大大的学问,你能为“蛋壳返回舱”制作一顶降落伞吗?如何测试降落伞的功能?

于是,孩子们又亲手做出一个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