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弘德小学四年级篮球队(黄骅记忆1939年)(1)

这张老照片,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新海县(现黄骅市)新海设治局局立李村小学组织的篮球队合影照。提供这张照片的是戴嘉樾(坐在照片里前排右二位置)的儿子戴其润。

戴嘉樾生于1927年,1949年9月入党。他祖居是李村,后迁至青县王福庄。这照片承载着戴嘉樾那一代人的求学艰辛,铭刻着他们幼小心灵上的童趣,戴嘉樾在李村小学先后两年的寒窗苦读,赋予了他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情操,也为今后从事党的事业,参加革命与建设埋下了优良的种子。

永恒的瞬间

1939年正月的一天,中午下课时老师叫戴嘉樾和班里的几个同学留下,告诉大家说新海县来了个照相的,学校准备以篮球队的名义给大家照张相,谁愿意要,就再拿40个大子儿。同学们谁也没见过照相的,更没有照过相,都感到又新鲜又兴奋。

照相时穿的服饰可愁坏了戴嘉樾。戴嘉樾上学时,母亲怕戴嘉樾冻着,千搜罗万凑合地做了一件所谓的长袍,让他白天当衣服穿,晚上搭脚盖被。戴嘉樾心想:“不能穿着这样一身百衲衣似的大棉袄照相啊,这也不像个篮球运动员的样啊?”急中生智,戴嘉樾找到了同班同学闫国通,跟他换了件棉袄穿上。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戴嘉樾穿的棉袄袖子稍长,上面还明显的有抹嘴或擦鼻涕留下的痕迹,与之一致的是,大襟上也是污秽斑斑,但这毕竟比自己的长袍强多了。

照片中两个穿长袍站立的老师,左边的叫于悌云,右边的叫戴国富。中间一排,从左至右是于士珍、赵永瑞、郁浩、于云鹏、程文田(同居村)。前排,从左至右是戴秋江、王锦殿(小科牛村)、戴旭江、戴嘉樾、戴增瑞(未注明村庄的人,均为李村镇人)。两面小三角旗子上写着“新海县设治局局立李村小学篮球代表队”。

戴嘉樾的父亲戴元毅1937年去了延安,来信说,要他写过的字本和照片。想到这,戴嘉樾下狠心向拍照的要了一张照片。

1939年秋,戴嘉樾结束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带着这张篮球代表队的合影,依依惜别地离开了李村小学,一生中那暂短的学习童年,也永远定格在这张老照片中。

李村旧学堂

戴嘉樾上学的学校,沿用的是清朝末年盖的旧学堂,是座清式建筑的村旧学堂。在天王殿衬托下,显得十分气派。前有郎朗读书声,童音稚语;后有悦耳馨声,香火缭绕,别有一番意境。

这张照片后面的房子,是学校一拉溜五间的正房,三步台阶,前出厦,六根柱子立在前檐下。正中间,也就是照片后面的这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左右是四间教室。整排房除东西房山是实墙,其余均为木质框架断截而成,起脊挂瓦。南面腰墙以上,全部是糊着窗户纸的棂子门窗,别看外表破旧,但仍显示着当年的气派。

学校是四合院,东西厢房各四间,两边各有一个教室,其余房子用作物品储藏和守校人居住。南房除了一个大门洞,还有一间大教室,是刚入学的幼儿班。学校大门口上悬挂着“新海设治局局立李村小学校”的牌子,两扇大门上,贴着“培养国粹”“塑造人才”的对联。校门前的两棵龙爪槐,长得十分茂盛。校门往南七八十米处,是高约两米的土圩子,栽种了一字排列的柳树。那个年代,学校这块净土,也弥漫着战火的血腥。当年黄骅洼大人稀,土匪经常出没。学校门前的土圩子就是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学校设初甲、初乙、初丙三个初小班和高小班,称为两级学校。在校生约二百人,有六位教师,校董叫戴翼,校长叫戴连震,但学校真正主事的叫如阜爷。

寒窗的甘苦

李村,自古就是沧州沿海南北通道上的重镇。据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沧州志》记载,乾隆元年沧州恢复巡检司,下设巡检两名,就分驻孟村和李村。李村镇当时就辖北起同居、聚馆,南到孔家店、军马站的沿海118个村庄。

李村镇中心一个方方正正的十字街口,将全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除各街道上的店铺外,十字路口的四个角,是四大家的商铺字号,西北角是“同兴”杂货店,西南角是“同盛”杂货店,东北角是“宝华楼”五金,东南角是“宝荣”水果糖店铺。往西是“同和”“同春”等字号,还有二层楼的“前益恒”。十字街往北往南一拉的大车店,为过往人马车辆提供食宿。李村当时作为南北要道上的重镇,其经济之繁荣,由此可见一斑。王家肉铺,就在十字路口往南百余米的街道上,坐西朝东,与街东面的潘姓人家相对。

到1935年,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又修通了黄骅境内的第一条公路—一津盐公路,路就在李村村东穿过。这不仅标志着这儿的交通道路已进入能供汽车行驶的土公路时代,给李村镇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显示了李村作为南北交通重镇的地位。

戴嘉樾的祖父叫戴仲泰,生于晚清。为了“有衣穿,有饭吃”,便参加了李鸿章的盛字军,他凭着努力,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个“有兵勇六七百人”的营官。1894年,他奉命出国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平壤战役。后来,由于清军不战而退,甲午战争惨败。戴仲泰满怀一腔爱国热情,被迫回到王福庄老家。

戴嘉樾的父亲戴元毅,生于1899年。自小目睹国家的贫穷和遭受列强的欺凌,从1930年起从事革命进步活动,1935年在天津经彭真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奉命到延安。先后跟随中央从延安撤到晋西北,又从晋西北到西柏坡,再从西柏坡进入北平。先后任中央组织部行政处、秘书处副处长,纺织工业部行政处长,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高级监察员等职,1954年病休。

戴嘉樾自小在苦水中长大,自幼勤耕苦读,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很深。他小的时候,家里的境况没有供他上学的能力。在戴元毅去延安前,曾拜托族人亲朋们给予关照、关爱,才使戴嘉樾有幸走进了李村学堂的校门。实际上,之前戴嘉樾也读过冬春月的私塾。旧时的私塾,与现代的学校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形式。它是封建制度下,家庭、宗族或教师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一般只有一位教书先生,且无一定的教材和学习时限。而冬春月的私塾,又是较为初级的私塾,先生也是非专业的,要亦耕亦教,所以只在农闲时授课,仍属于启蒙教育。

1937年春,戴嘉樾到离王福庄近二十里地的李村求学,那年他才10岁,需住在李村。家里借来车,拉着柴禾、粮米,由母亲陪着去了李村。

李村虽是戴嘉樾的姥姥家,但他母亲从小父母双亡,仅有的一个兄长也逃荒去了东北,娘俩就住到了戴嘉樾一位远房的大妗子家里。

戴嘉樾刚入李村学校时读一年级第二册,后来如阜爷见他在石板上写的字工整无误,觉得还有潜力,就让插班跟二年级读第四册了。期末考试戴嘉樾考了个第一,顺利地升入三年级,并领取了三年级第五册新书。

是年,芦沟桥的枪声中断了父亲的学习。随着二十九军的撤退,李村学校停办了。说实在的,到这时家中也无力再供给娘俩的柴米了。就这样,戴嘉樾领着新书就回了王福庄。幼小的戴嘉樾在家中一边劳作一边苦读,常常是下地时揣着书,歇下来就以地当纸,以柴为笔,在地头田间学习。学不懂的地方,就利用劳作间隙去请教自己的同族兄长。再加上冬三月跟同族兄长的苦读,他基本上完成了小学三年级的全部课程。1938年春,全家勒紧腰带又把他送到已复课的李村小学。因由母亲陪读费用太高,家里已难以承受,只好到如阜爷家宿读。

直到1939年秋,地里遭到涝灾,庄稼颗粒无收,戴嘉樾被迫结束了在李村小学前后两年的学习生活,带着这张篮球代表队的合影,依依惜别离开了李村小学。

后来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青县多个公社、乡镇任职,任县委党校校长、计委副主任、县直机关党委书记、县委组织副部长等职,1989年离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