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0年,安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近年来,安徽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同时,安徽省正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以产业振兴为关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让老百姓尽快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央广网砀山6月13日消息(记者汪称)个大、皮薄、汁多、酥脆、甘甜闻名于世的“砀山酥梨”,因其弹指可破、落地无渣的神奇,一举在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位居榜首。这么优质酥梨的发源地和原产区就是来自安徽省砀山县良梨村,砀山酥梨文化的发祥地也在此。

中麻村乡村振兴前后对比(乡村振兴看安徽小小酥梨的乡村)(1)

梨花盛开(央广网发 砀宣供图)

今日的良梨村,已今非昔比。不仅酥梨名声在外,良梨村也已从过去的“贫困村”摘帽出列,近年来斩获“100个中国特色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多个荣誉。

贫困村的华丽转变

顾名思义,良梨村是砀山县酥梨小镇的核心区,全村林地面积10451亩,村内有国家4A级梨树王风景区,拥有300年树龄的“梨树王”果树是“全国最美树王”72棵之一。

中麻村乡村振兴前后对比(乡村振兴看安徽小小酥梨的乡村)(2)

良梨村村民采摘梨子(央广网发 砀宣供图)

百里黄河故道,留下的疏松沙土,养育着良梨村千亩百年以上的古梨树,“乌龙披雪”“梨树神”等古梨树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后,砀山梨花节和砀山采梨节都会在良梨村的梨树王风景区举办,吸引大批游客赏花、品果。眼下,良梨村的梨园绿树成荫,等到秋分过后,酥梨挂满枝头,整个梨园都弥漫着酥梨的甘甜清香。随着良梨村知名度的提高,游客量也不断攀升,最高年份达到了50万人次,眼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年年见涨,果农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依托坐落于4A级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良梨村围绕砀山酥梨文化和皖北农耕文化,建设了侯楼民俗文化村和皖北农耕文化馆,突出酥梨文化特色和地方民俗,用宝贵的民俗文化,来延续乡村文脉、留住美丽乡愁。

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

良梨村水果种植面积1万余亩,以砀山酥梨为主,年产值约9000余万元。近年来,良梨村在新水果品种、水果产业链和加工上下功夫。

中麻村乡村振兴前后对比(乡村振兴看安徽小小酥梨的乡村)(3)

砀山酥梨大丰收(央广网发 砀宣供图)

首先从传统单一的酥梨种植发展成桃、早梨、酥梨优化后的水果种植,延长鲜果销售期;其次结合本地特色发展电商,鼓励农户开展电商和直播等渠道,线上线下全面推进;同时,打造一批良梨村的电商网红新产品,除了销售梨、桃、罐头以外,还推出梨膏棒棒糖、梨膏果冻、梨汁姜糖等新产品。

据了解,良梨村目前大大小小的电商经营户有12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返乡创业,年实现销售净收入2000余万元。

2020年9月,“中国区块链第一村”落地良梨村,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形成砀山商流链。

商流链溯源,让砀山酥梨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我们生产的每一箱酥梨和梨膏上,都贴有商流链溯源二维码,大家只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能完整地看到梨产品从生长、施肥、采摘到生产、发货的全部信息。”日前,在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梨农公社里,土郭灶商贸公司负责人翟灿灿正在电商平台上直播销售砀山酥梨和梨膏。

近年来,良梨村修建了13公里的村内水泥路,疏浚了5公里的文家河,新建了村卫生室,改变了村小学面貌。无论是水果种植、电商发展还是打造特色旅游,良梨村的“路”通了,农村“土货”飞出大山,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