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神灵,一个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的女娃子。

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异兽(山海经之中山经)(1)

《中次三经》萯(fù)山这组山的第一座,叫作敖岸之山,山的南面多出产㻬琈(tú fú)之玉,山的北面多产赭(zhě)石、黄金。熏池神住在这里。这座山常出美玉。向北可以望见河林,形状像是茜草和榉柳。

再往东十里,是青要之山,是天帝的密都。向北可以望见河曲,那里有许多驾鸟。向南可以望见禅渚,那里是大禹的父亲治理的地方,这里有很多蜗牛、蒲卢。这座山,适宜女子。畛(zhěn)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河。有一种草,它的形状像葌(jiān),方形的茎干、黄色的花、红色的果,根部像藁本,名叫荀草,人吃了它可以变得美丽漂亮。

再往东十里是騩(guī)山,山上有美枣,山的北面产㻬琈之玉。正回之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洗注入河。

再往东四十里,是宜苏之山,山上多产金、玉,山下多有蔓居之木。滽滽(yōng)之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注入河,这里有很多黄贝。

再往东二十里,是和山,山上没有草木,多产瑶碧,这里是水流汇聚之处。这座山有五重曲折,九水在这里发源,又汇合向北流注入黄河,其中多有苍玉。

萯(fù)山这组山,自敖岸之山到和山,一共五座山,行经四百四十里。祭祀泰逢、熏池、武罗都是用一只公羊割裂开,婴用吉玉。祭祀其余两个神,用一只公鸡埋起来,祭祀的精米要用粳稻。

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异兽(山海经之中山经)(2)

《山海经》——中次三经——夫 诸

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译:

大约在今天河南巩义市北,上古时有一座敖岸山,这里是熏池神居住的地方。山中有一种怪兽,名叫夫诸,样子像是头白鹿,但却长了四个角。据说只要它一出现,同样是预示着重大的水灾要到来。历史上河南水灾频发,或许与夫诸的存在不无关系。

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异兽(山海经之中山经)(3)

《山海经》——中次三经——吉神泰逢

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fù)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译:

在今天河南孟津县境内,有一座和山,山势回环曲折,曲回五重,而且是黄河九水汇聚之处。许多水流经由此汇聚,再从此山流出,最后北流注入于黄河中。泰逢神负责在此管理,他样子像人,生有虎尾,喜欢住在萯(fù)山南面向阳的地方。他出入伴有闪光,而且可以兴风布云,招雷降雨。据说有一次,它突然掀起一阵狂风,一时之间天地晦暝,正在打猎的夏朝君王孔甲因此迷了路。

山海经中山经中的异兽(山海经之中山经)(4)

今天整理了《山海经》中中山经的中次三经 神兽。因为中次三经里的神兽比较少,所以就合在一起整理了。明天继续整理中次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