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晚上刷抖音,刷到别人录制的2023年1月8日东方甄选对谈张朝阳的一期视频,看完之后感觉干货满满,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观点。其中一个知识就是关于人的大脑认知的过程,是由记忆存储到联想再到推理逻辑的过程,也就是大脑认知是由记忆、联想和推理逻辑三者之间的脑回路过程。

2.最近我在学习吉他,学习吉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要会唱谱、记谱,先要会唱,然后背下来,要记住。唱谱、背谱的过程可能需要同时用到脑、口、耳、手等器官,脑中有记住的乐谱、节奏、音律等,口要把脑中的乐谱唱出来或者默唱出来,耳朵可能要听节拍器,手可能要弹弦或摆敲动作(因为在弹之前练唱谱,所以我会用手摆动作或敲节奏。)

在唱谱、背谱的过程中,我自己对自己做了一个实验,因为要用到脑、口、耳、手或脚等器官。对一首我认为比较复杂节奏的单曲进行实验,因为人脑天生对复杂的事物比较难记住,或许也是我自己在给自己没有记好这首单曲的节奏找借口。具体我的自我实验如下:

(1)在唱谱过程中,我同时使用脑、口、耳和手去唱谱,即脑想、口唱谱、耳听节拍器、手摆敲动作。我能按节奏准确的唱准和手敲摆准动作。

(2)当我坐下来,同时使用脑、口、耳和脚去唱谱,就是把手换成脚,脚去踏节奏,我发现我不能按准确的节奏去唱准谱和踏准节奏。这首单曲我练了一段时间,开始是使用脑口耳手配合着去唱谱的,当时是学会了,后面可能是乐谱音律、节奏变化比较多,在脑中前小部分是记住了节奏,后面部分就没记住。当我用这种(脑口耳脚)方式去唱谱,能唱出音律,但节奏唱不准和脚踏不准。

我觉得很奇怪,都同时用到了脑口耳,只是手和脚不同,就唱、踏不准节奏了?此时,我知道我脑子是没完全记住节奏的,或者记在脑里的节奏很容易唱着唱着,就变得混乱了,可能是因为节奏变化比较多,我没努力记好,记准。此时,我想到的是不是用手时和用脚时,我们大脑使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手被锻炼出了肌肉记忆?而脚没有,因为我比较少用脚踏节奏,但那些简单的单曲,已在我大脑记住节奏的,我的脚却能踏准和唱准。

另外,我还怀疑是不是口和耳朵,对唱摆准节奏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于是,在(1)中使用了脑口耳手的形式下,我不听节拍器和不唱出来,只使用脑手,其实不唱出来也会默唱,相当于用了口,我发现我还是能摆敲准和默唱准节奏,即使不默唱,我也能摆敲手部的节奏。这也说明,口耳对唱准和手摆敲准节奏不取决定性作用。

在我自觉得大脑是没完全记住乐谱较复杂的节奏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导致我用手时就能唱准和手摆敲准节奏呢?难道是所谓的肌肉记忆?我发现:

a. 我使用手摆敲动作时,我是借助手摆敲时转换,因为我是用两个手摆敲动作的,有两首交换着着敲的过程,也就是我凭借了一个介质,把较复杂的节奏记住了,而脑部却因为节奏较复杂容易出现混乱而没有记住或记准节奏。你说是肌肉记忆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一来就用这种方式(脑口手耳配合)唱谱。我觉得更多的是借助了一个介质,加上练多了形成了习惯(或者说肌肉记忆,但这个词听起来比较抽象),辅助大脑把节奏理准,然后同步唱准和手敲摆准节奏。这也说明了借助工具辅助我们的大脑是很有帮助的。使用工具很重要,比如手是辅助大脑很好的工具,或者是其他的身体器官和其他工具。

b. 在大脑认知的过程中,记忆存储很重要。首先要有记忆存储。记忆存储可能是我们进行联想、逻辑推理等认知活动的基础。在以上自我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当我能很准确的唱准和摆拍准乐谱节奏,都是我记得很好、记住和记准的乐谱。当我不用口唱时,我感觉到更多的是调用我大脑意识里的记忆。但很糟糕的是,我们的大脑记忆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简单或自己觉得容易的东西,大脑能记得很好,很熟悉。那怎么办?

一是顺应和利用简单,我们把一些复杂的知识或事物简化、找到核心关键进行本质化,简而准、简而关键、简而本质,这也是我们最喜欢和乐于接受的知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抽象的知识或观点。比如一些哲学大师、专家学者把复杂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化,理论化、公式化,就是为了顺应人脑喜欢简单。当然,能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成、建模成、讲授成通俗易懂又不失本质和关键的知识,是很受人们喜欢的。

二是反人性。大脑不喜欢复杂,但我就要跟你对着干,越难越要记住,越复杂越要记住,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将相对复杂的知识记住。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要蛮干,可以借助工具,帮助我们记住复杂的知识,就如前面内容所述的,我们充分利用和借助工具或介质,辅助我们大脑的记忆。

另外,我想到之前阅读瑞•达利欧的《原则》时,他提到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并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以“潜意识的学习(即未进入意识,从经验中学习)”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高效的,他提倡通过不断试错的过程学习,通过“痛苦 反思”的学习,从而帮助自己快速学习和进化。当然,这和前面讲的大脑认知过程、脑科学有点不一样,瑞•达利欧提倡的学习方式更多是行为心理学或行为科学。但这和脑科学中的记忆都不冲突,不管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还是“以不断试错实践、痛苦反思的经验学习”都离不开大脑中记忆存储。

c. 在这次自我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当我站着用脑口手耳配合着唱谱时,我对大脑意识里的记忆内容的感受并不是那么清晰的。我猜可能是我大脑各功能区在运用,处于脑回路的转化中,导致了我对意识的记忆内容感受没那么清晰。当我坐下来,用脑口耳脚配合着唱谱时,我对意识里记忆的内容感受很清晰,就像有一张乐谱在脑海里。我猜坐下来时,可能我会更专注,注意力更集中导致的结果。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一次简单自我实验,自己感受自己大脑运作过程的一次经历,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受,缺乏科学依据,如有错误还望谅解和指正。

最后,我主要要讲的是:在大脑认知的记忆、联想、推理逻辑的过程中,记忆存储很重要。或许很多人很反对或反感死记硬背,但知识的记忆存储是基础和关键,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都需要通过一段痛苦的经历以及长时间的不断继续积累。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去帮助我们大脑的记忆存储。学会利用工具辅助记忆也很重要。以及通过“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和“以潜意识的学习”都需要通过脑科学的记忆。

大脑记忆原理及过程(大脑认知过程中记忆的重要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