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惨祸与悲剧,是在人们被划分为主人和奴隶的时候才开始有的。”这是源自《高尔基和电影》中的一句话。

印度的社会无不是如此,在种姓制度的影响下,杀妻(索奁焚妻)、跨种姓强奸、权力垄断和种姓歧视等不公平社会事件每天都在发生。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1)

三千多年前,印度的种姓制随着印度教的形成而在吠陀时代的后期诞生。从此以后,经过历代入侵印度的人群的改变,到英帝国主义控制印度时,种姓制不断地变化和强化,直至将印度的人群完全划分成等级和高低贵贱。

不同种姓的印度人所能享受到的权利和义务基本上都不一样。比如,印度各大学对低种姓人群进行限额录取,一般控制在27%左右的录取率,对低种姓人群存在歧视和进行不公平对待。既然这个种姓对印度的毒害如此深,那么中国人到印度以后会处在哪个等级呢?

一、种姓制度的确立与废除

“种姓”在拉丁语中的写法为caste,原有“纯洁”之意;西班牙引用这个词时,写作castas,被赋予了“种族”的意思;16世纪,与之相似写法cast在英国出现,“种族”的含义不变。

在我国,“种族”与“宗族”的含义相似,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前者被赋予的意义和社会功能更多。

在我国引入印度佛教的翻译中,“种姓”曾经一度被音译为“呼瓦尔那”;19世纪出现“西学东渐”后,“caste”与“种姓”对译,有时国内学者也会将Caste system in India翻译成印度卡斯特体系,或者是贱籍制度。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在印度地区首创种姓制度。在制度创立之初,其目的并非要将印度进行三六九等和高低贵贱的区分,而是要确保雅利安人的统治权得到维系和各种工作的人数得到稳定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2)

然而,随着马穆鲁克(伊斯兰教征服者)、蒙古尔(蒙古)等对印度的征服,种姓制度沦为巩固统治的政治工具,历经多次的调整。到英国统治印度时,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种姓制度得到固定和僵化,成为印度人不可动摇的阶序体系。

这一制度并非只有印度才有,也普遍存在于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国,它与我国的宗族共同之处是以一定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着整个体系的运转;不同之处在于种姓制度并不仅仅只包括一个姓氏,它由众多的姓氏和、工种和族群构成,不唯财富来作为标准。

从传统来看,它是以血统为基础、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实行以职业为标准的内婚制的社会制度,即人们所说的“内婚制群体”。不过,无论分类的形式有多复杂,肤色的区分是最明显的标志

在种姓的划分中,地域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依照聚落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聚落的种姓。在聚落的内部,还有更多的进行外婚制的氏族。

1947年,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被强化了近200年的种姓制度在法律意义上被废除,而在传统观念、教育和文化中,种姓制度的影响依然很深刻,不仅触及到印度人的生产生活,甚至会让一些人无端地丧命。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3)

这都是因为在层层相扣的作用下,种姓制度已经涵盖到印度社会的绝大多数群体中,并与印度的宗教、人际和社会关系、社会体制、宇宙观等融合到一起,让印度人无法摆脱这种传统对于现有生活的束缚。

那么,种姓制度又如何划分印度族群的?

二、被强化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虽然为雅利安人所创造,但真正让其变成全民所遵守的法则的,还数印度教在其中的作用。

吠陀时代的后期,印度教将印度人区分为四个基本等级和排除在四个等级之外的“第五”等级。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的描述,婆罗门是等级中的最高一级,被认为是婆罗门教的神灵原人的嘴;第二等级刹帝利属于原人的双臂第三个等级是吠舍是原人的大腿和小腿最后一个等级首陀罗是原人的双脚至于“第五个等级”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他们是贱民、奴隶和其他社会上最底层的人。

由于如此森严,所以种姓制度成为了古代世界最典型的等级制度。它有一个极其特殊的特点,即处在不同等级的人可以集体继承该等级的所有,没必要为出生会降低社会等级等问题烦恼。

这一项复杂的等级制度并非是一纸空文,它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作为物质支撑,因此才能做到3000年不被打倒。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4)

婆罗门中的主要成分是僧侣贵族,宗教经典、享受奉献和祭神活动等权力都被他们独断;除此以外,他们还垄断了教育权,主要的受众是刹帝利。

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被划入第二等级刹帝利中,他们手握政治与军事大权,对各种赋税也有征收的特权,世代守护着婆罗门阶层。

手中没有权力或特权的普通雅利安人被划入吠舍中,形成第三个等级。他们通常都没有什么政治特权,对比他们更高级的上两个等级负有供养的义务,方式一般是布施和纳税。为了获得这些物资,他们通常都从事商业活动。

绝大多数被征服的土著非雅利安等的民族或氏族都被划入首陀罗中,他们主要从事的是伺候用餐、工匠活和做饭的高级佣人等的工作;在全国的人数比例中,他们再聚的人数最多,氏族的种类也更多。

这个等级的出现,除了印度土著居民是主要成分之外,各跨种姓之间结合的后代被认为是杂种,也被列入其中。

在四大种姓之外,印度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第五种姓”的人,他们被称作“贱民”或“达利特”,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阶层。他们在印度从事的是最低级的工作,且不算是印度的人民。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5)

既然印度的种姓规定如此严格,那么中国人到了印度之后应该算在哪一个阶层呢?

三、中国人在这种制度中的等级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各种媒体的曝光之下,许多存在于印度的黑暗事件逐渐为人们所知。比如,2012年12月,一位印度的女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被众人折磨而死,让印度一度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仔细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女学生之死主要与她所处在的种姓有关,让她的被害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事。其实,种姓制度从法律上被废除之初,印度的一些人就开启了反种姓的斗争。

然而,这一力度并不大。比如印度教育部在2006年起,就宣布大幅度地提高“保留配额”的比例,将更多的教育机会让给低种姓的学子,以体现受教育的公平性。其中,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学子的入学配额,由原来的22.5%提高到49.5%,不过这引起了高种姓学生的强烈抗议。

既然到了21世纪,在印度流行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因而如此盛行,那么中国人到了印度之后,应该属于哪一个等级的

印度种姓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印度以肤色区分种姓)(6)

如果依照肤色的区分来看,我国人极有可能被安排在吠舍中。不过,由于我们拥有外国人的身份,所以到印度的时候,直接就能够享受到刹帝利的待遇,部分有些人也能享受到婆罗门的特权。

结语

在我国的古代,也曾经出现过,将社会区分为三六九等的特殊时期,在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动下,皇帝及其贵族是社会中的顶层,次之的是读书人,再次之是农民,最后是重伤者和唱戏者。不过这个体系并没有被维持多久,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它就开始出现分崩离析的前兆,到新中国的成立,所谓的三六九等便被彻底地废除,人人皆可生而平等。

出现在印度有3000多年历史的种姓制度也是将社会进行等级分化,不过印度人却很难将其消除。处于等级比较高的阶层会拼尽全力去维护这一体系,处在底层的人也不知道如何去进行反抗,所以才会有很多惨案的出现。

参考资料

《印度古代史纲》

《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