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树麻雀。

江西省动物保护月(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人类的邻居

树麻雀是一种常见十分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它们的额、头顶至后颈呈栗褐色,头侧呈白色,耳部有一黑斑,显得极为醒目。背部呈沙褐或棕褐色,具有黑色纵纹。

树麻雀在中国分布广,数量大,是中国城乡房舍和庭院周围常见鸟类之一。它们伴随人类而栖居,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无论城镇和乡村,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树麻雀。

树麻雀生性活泼,喜欢频繁地在地上奔跑,并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显得较为嘈杂。若有惊扰,它们便立刻成群飞至房顶或树上。但是,树麻雀一般飞不远,飞不高。它们飞行时两翅扇动有力,速度甚快,因此它们成大群飞行时常发出较大的声响。

它们有什么习性?

树麻雀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麦粒、糜子等农作物种子,或是植物果实为食。繁殖期间,它们也吃大量昆虫,树麻雀的雏鸟,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树麻雀是留鸟,一年四季均为集群活动。春季繁殖期间,雌雄树麻雀成对活动,共同营巢、孵卵、喂养幼鸟。幼鸟长大后,先随成鸟一起活动。当成鸟进行第二次繁殖时,幼鸟就会自己结群活动。秋后,所有成鸟与当年的幼鸟组合成群,其数量可达数百以至上千只,它们一起在田野或仓库等地寻找谷物吃。

它不是“害鸟”

在秋季谷物成熟期间,树麻雀常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曾将麻雀、苍蝇、蚊子、老鼠一起列为“四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除四害”运动。但是,鸟类研究者对麻雀的食性作了大量研究后,最终对麻雀的益害问题作出了较为公正的评价:麻雀在秋季成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确实给农业收成带来很大影响,但在非农业区和秋收以后,这种危害就很不明显。在夏季,麻雀也吃昆虫,特别是它们的雏鸟,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因此,麻雀也有益的一面,它们被列为“三有”保护动物。

采写:金亦炜

美编:曹家瑞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