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曾经贵为贡品,供皇亲国戚享用的平度马家沟芹菜,如今畅销大江南北,走入寻常百姓家,盛名不衰。

初夏时节,走进青岛马家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日光温室大棚,阵阵芹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收割芹菜,有的分级,有的装箱……

马家沟芹菜好吃吗(送你一份土特产)(1)

日光温室大棚中长势旺盛的马家沟芹菜。

公司部门主管孙启平一边安排工人们干活,一边抽空介绍马家沟芹菜的前世今生——

马家沟芹菜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500余年。明正德年间,贾士忠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到平度城西南关居住。一日,他的后代为寻找适宜种植芹菜的地方来到马家沟,见此处沃土遍布,常年有水,而且水质纯净,是种植芹菜的理想之地,便在此定居安家。后经几代人的种植,叶茎嫩黄、梗直空心、棵大鲜嫩、清香酥脆的马家沟芹菜便闻名遐迩了。

最初,马家沟芹菜一直由菜农自留种子、自我繁育、自产自销。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大力推广设施栽培,引进国外新品种,实行反季节生产,西芹等外地蔬菜对马家沟芹菜形成巨大冲击,导致马家沟芹菜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效益下降,被“边缘化”。

面对困境怎么办?平度市李园街道开始着力保护、挖掘和开发马家沟芹菜这一地方特产。2003年注册了“马家沟”品牌商标,之后建设了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并先后举办了12届芹菜文化节,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家沟芹菜俨然成为当地农产品中的一张“金色名片”。

马家沟芹菜好吃吗(送你一份土特产)(2)

叶茎嫩黄、梗直空心、棵大鲜嫩、清香酥脆的马家沟芹菜。

令其他蔬菜羡慕的是,马家沟芹菜上天、下海,涅槃重生,出落得更加漂亮,更有内涵和气质。

2008年,马家沟芹菜种子搭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它在太空中受到高能粒子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因素影响发生基因变异。返回地球之后,经过科研人员6年培育和筛选,得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新品种“航马1号”和“航马2号”。新品种与传统芹菜相比,生长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只有90天;其芯叶率大大提高,每株芹菜精选出的“芯”高出50%-60%;色泽和口感更好。

2014年春天,马家沟芹菜种子随“大洋一号”科考船环游地球,在南印度洋下潜到2800米的海水深处进行深潜育种试验,历时179天,航程25628海里。科研人员拿到这些经过远洋深潜数千米超重力考验的种子,再经过田间试验和培育,选育出优良品种,抗倒、抗病、适应性广、高产优质、有效成分含量高、适宜本地生长。

还有,在种植基地,工人每七八天给芹菜叶喷洒一次发酵牛奶。这样种出来的马家沟芹菜营养更丰富,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基地规模化种植的马家沟芹菜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株高略低,产量控制在每亩八九千斤。肥料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杀虫采用紫外线杀虫灯和黏虫板……严苛的种植条件和高昂的种植成本让马家沟芹菜的市场定位为“贵族菜”。

孙启平说,目前马家沟芹菜已实现一年多茬,四季不间断供应,销往全国一线城市的各大商场、超市和高档酒店。

马家沟芹菜好吃吗(送你一份土特产)(3)

马家沟芹菜生产基地。

为芹菜过节、上天育种、环游地球、下洋试验,在当地人民的精心呵护下,马家沟芹菜逐步从“深巷”中走出来,变成全国知名的一个农产品品牌。

小芹菜成就大产业。近年来,平度市联合青岛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实行“基地 农户”的种植模式,为合作农户制定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进行收购,统一对外销售,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目前,马家沟芹菜年产3000万公斤,带动种植户3000多户,年产值1.5亿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明星产业”。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建志 实习生 李盛菲 通讯员 王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