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财经社 赵怡然

编| 祝同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在自曝22亿造假之后,瑞幸把自己推上了舆论之巅。然而,在风暴中心,瑞幸总部反而是另一番景象。

瑞幸北京总部隐于中关村东路的神舟优车集团,并不好找。建筑前身据说是金五星服装批发市场,一栋三联厂房,面积2万多平,空间凌乱,采光昏暗。改造后摇身一变,外观既现代又复古,具体表现为通体透明玻璃幕墙,内部空间打通,通过各式连桥隧道连接,门口却有两只石狮子镇守。

4月2日,在承认22亿业绩造假后,瑞幸股价暴跌76%,面临投资者巨额索赔、美国证监会重罚,严重或致退市。消息传到消费端,几乎等同于“售完即止,欲购从速”。于是次日一早,瑞幸线下店门庭若市,家家爆单,APP和小程序一度崩溃。有门店现场宣布闭店。外卖员的快递盒塞满小鹿袋,自称瑞幸专员。

而在风暴中心,又是另一番景象。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1)

暗流涌动

下午一点,风暴中心,位于集团一楼的内部咖啡厅却十分安静。这家门店编号No.0001,在APP和小程序均无法找到。此时吧台上零星摆着三四杯咖啡,不时传出机器轰鸣声和订单提示铃。往来员工行色匆匆,看不出过多情绪。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2)

“听说了,闹成这样,可能要退市吧。”一个年轻男孩瘫在沙发上抱着手机,打开朋友圈,不断有人发董事长陆正耀及CMO杨飞先后发布的同一张截图,他称之为“元气满满加油图”,除此之外几乎刷不到其他内容。

“但我肯定不走啊,18个月上市,不到18个月退市,一辈子能遇到几个这样的公司?简直载入史册。”

这位员工形容自己的心情既不元气满满,也不灰心沮丧,“非要说的话,就觉得,哎,真刺激。”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3)

刺激是瑞幸给外界的一贯观感。

2018年创立之初,瑞幸宣称要开1万家店,要赶超星巴克,要开启中国咖啡消费平权时代。当时市场半信半疑。谁知短短两年,瑞幸从无到有,到上市,到咖啡门店达到4500多家,超过星巴克。似乎真的“用十亿教育了市场”,行业从此对咖啡有了新的理解。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4)

但一路疾驰,翻车时就格外惨烈。

下午三点,咖啡厅员工明显增多,年龄不一。点单要等15分钟以上,等待的间隙,年轻员工开始相互打探。

有人问APP怎么崩了,一旁的人解释,单量太多,短时间几十倍往上翻,听说服务器重启后才好。“重启就好,怎么不早重启?”那人显得无语:“你当重启那么容易,一年重启几次?”

还有人好奇公关部如何计划。有人答:“这事公关部能好使吗?还是得有钱,公司有钱,什么都好说。”

而谈到一些话题,大家声音明显调低。“你看新闻了吗,COO刘剑及四个下属。他们部门一共不到十个人,有些还是新来的。”又小声问:“他们出来了吗?从早上开到现在还没出来吗?”

相比年轻人,年长者则更沉默,少有聚众或结伴。

“该干啥干啥”

暗流涌动中也有如常的一面。

几乎每个会议室的桌子上,都摆着瑞幸小蓝杯。入口处的蓝色调宣传照也仍整洁明亮。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5)

一名员工独自在会议室,并未因冲击放松对疫情的警惕,正用免洗洗手液认真洗手。对面会议室在开会,PPT仍然精美,熟悉的深蓝配色,从关键词看,似乎讨论员工招聘培训。二楼会议室则在开视频会议。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神州租车在内部对员工称,"瑞幸的事情属于COO个人行为导致,事件也已官宣主动披露。目前内部情况不受任何影响,该干啥干啥,不要影响心态。”

资料显示,瑞幸脱胎“神州系”团队,10亿元启动资金来自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的个人借款,及团队自筹,陆同时出任瑞幸非执行董事长,负责对外沟通;神州优车前CEO钱治亚作为瑞幸创始人兼CEO,负责业务执行。瑞幸之前,“神州系”曾带领同样快速扩张的神州租车奔赴美国,但因认购不足铩羽而归。

紧急抢修后,瑞幸APP已经恢复。下午近5点,手机弹出发放3.8折优惠券的弹窗。配文:“good luck to you!”不过眼下,这句祝福似乎更适合送给瑞幸自己。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6)

下午六点,天色渐晚,大厅墙面上的背景板亮起灯光,十分漂亮,上面写着:“创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会坚持原则,按照节奏,稳步前进,跑向远方。”

瑞幸倒下前出路(风暴中的瑞幸总部)(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