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士兵突击》这部神剧,动情处依然会泪流满面。有些事情干到最后就是靠的一份坚持,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独守那份寂寞,但却踏实,因为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我们大多数人像成才一样,聪明而利己,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轻易的放弃任何东西,很难抵挡诱惑,往往不能在一个方向上坚持,取得的成就和看起来只有傻劲的三多相差甚远。只有在老A遭遇否定后,对自己重新思考,放弃诱惑沉下心来,成才回归正途,能坚持做一件事。

士兵突击伍六一说当兵的选择不多(伍六一放弃老A选拔)(1)

1

成才和许三多就是人性的两面,老A选拔赛是剧的第一个高潮,成才的自我和许三多的超我,在这些细节里多次碰撞,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吧,比较极端。面对甘小宁、脱水士兵、伍六一,他们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决定,现实就是这样,要么抛弃,要么“拖累”。

“不抛弃不放弃”深植内心,许三多的所为,不是极端善良,而是遵从本心。伍六一自爆的主要原因也不是知道自己到不了终点,如果没有其他人,他爬也会爬过去,这正是具有不放弃精神的人,怎么可能因为觉得自己到不了终点就弃权?

士兵突击伍六一说当兵的选择不多(伍六一放弃老A选拔)(2)

这恰恰说明他弃权的最大原因就是许三多,他知道名额只剩一个,他知道以许三多的执拗断然不会放弃他,所以他为了不拖累许三多只能选择自爆。

成才一开始的错误不只是要抛弃7连,抛弃战友,当时伍六一自爆的时候,他的眼神中有羞愧,有庆幸,他为人处世爱耍小聪明,却被人看得清清楚楚而不自知,自以为看人下碟可以跟所有人处得好,其实人心尽失。

士兵突击伍六一说当兵的选择不多(伍六一放弃老A选拔)(3)

2

当兵的意义对成才而言只是成绩和荣誉。不然他不会为了转士官抛弃患难中的七连,更不会在老A的防恐演习里,因为战友损伤过半而选择撤出战斗。 袁朗说他不敢跟这样的战友上战场。在战场上必然要有人为战友做出牺牲的。 “不抛弃。不放弃”不是因为成才不懂,而是他心里没有。

而许三多懂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跟他的善良没有关系,反而他越发“善良”越显得自私,这也是伍六一讨厌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史今走了以后给了他很大刺激,他也怕伍六一也走。高城让他当代理班长,团长让他守军营,是这三件事情促成的。

士兵突击伍六一说当兵的选择不多(伍六一放弃老A选拔)(4)

我至今记得,留守钢七连的时候,连长骂许三多,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兵,但是后来连长却告诉团长“当我回头的时候,发现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3

关于“不抛弃,不放弃”,说白了就是战场上不抛弃战友,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战斗,其实是军人的一种牺牲精神。 许三多用各种行动一个人守住了七连,他能在最后时刻背着伍六一到终点,他能在老A演习中最绝望的环境下单独战斗。为了掩护成才他们,不肯投降并从高空坠落,这已经是最好的诠释了。高城的话说的很明确,“信念是做出来的”。

士兵突击伍六一说当兵的选择不多(伍六一放弃老A选拔)(5)

从这部戏深层次上来说,说的根本不是简简单单的许三多逆袭记。而是每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不止是军人。成才是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缩影,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像许三多那样单纯地思考,都在左右,权衡利弊,所有的选择筑成了脚下的路。

我是电影酱,每天带你深扒影视剧中最有趣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