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明朝末期的宦官,自宫后改名叫李进忠,后皇帝赐名魏忠贤,明熹宗在位期间,他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魏忠贤本身就喜欢嗜赌如命,且次次大亏。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太监,他原本是河北一个地痞无赖,因好与人赌钱,且屡次欠人赌债,没办法只好自愿进宫为太监。他凭借着自己机敏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宫中上司的提拔,并借机结识了当时太子的乳母客氏,从此二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宫中很多人都害怕他们,当然各个也都巴结着他们俩。

魏忠贤怎么了(魏忠贤身居高位)(1)

魏忠贤

魏忠贤有何能力贪污这么多钱

明熹宗即位后,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改回原姓。明熹宗赐名为魏忠贤。当时明熹宗对魏忠贤及客氏非常信任,他每天都引诱明熹宗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于是朝廷官员逐渐注意到了他对朝廷的危害性,于是刑部主事刘宗周首先发出弹劾魏忠贤的奏折,但都被皇帝无视。后来,随着魏忠贤的权势日益扩大,天启二年,陆续有朝廷重臣上奏皇帝请求弹劾魏忠贤,但明熹宗皆不采纳。此时的魏忠贤气焰越发嚣张,他与客氏两人对宫中不顺从自己的人,横加摧残,即便是后宫先帝的妃子也没能逃过他们的残忍手段。天启四年,魏忠贤多次干预朝政。副都御史杨涟听到后,极其愤怒,立刻上奏弹劾忠贤二十四大罪;左光斗弹劾魏忠贤三十二条死罪,此后六个月内,从朝廷官员到地方官员共七十余人上奏弹劾魏氏的奏章有一百多份,这些官员都请求明熹宗效仿明武宗诛杀刘瑾先例,将魏忠贤诛杀。此时的魏忠贤看到这些人的奏章惧怕,先后在明熹宗面前哭诉求情。但明熹宗不仅没有惩治魏忠贤,反而严厉斥责上奏之人。

魏忠贤怎么了(魏忠贤身居高位)(2)

明熹宗

魏忠贤入宫后通过太监魏朝的介绍投入到了王安门下,并深受王安的信任。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机。光宗朱常洛由于因病早逝,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病死了。而他生前最宠爱的妃子李氏后照料皇长子朱由校,李选侍恃宠骄妒,不许朱由校和被人交往,随后逐渐将他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由于朱由校即位时只有十六岁,李选侍就想继续控制来朱由校,并且让他居住在乾清宫中。太子即位后,因为感念乳母客氏的养育之恩,对客氏的话总是言听计从,魏忠贤也因此升为秉笔太监,从此掌握了朝廷奏章的发布,也就间接左右了朝廷大事。

魏忠贤怎么了(魏忠贤身居高位)(3)

朱常洛

给魏忠贤造成一个十分有利的客观环境。而明熹宗当时由李氏抚养长大,对她有养育之恩。这种关系被官员们强行中止,于是这就令他对有关官员产生反感,而把感情移向他人,他与乳母客氏贵的结交,是魏忠贤的一大机遇。天启初年,有道人宿朝天宫曰:“委鬼当朝立,茄花满地红。”这使得他的地位再一次得以稳定提升。

天启初年,朝中大臣几乎全部被罢免斥退,魏忠贤此时势力已经形成,他的党徒们都要依靠他来排挤东林党。比如徐大化,霍维华、孙杰首先就要依附魏忠贤的势力,而刘一火景和尚书周嘉谟都被孙杰弹劾离去。到了天启二年,朱由校评修庆陵功,荫封魏忠贤的侄儿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评论沈翭与魏忠贤、客氏交通,结果都被贬职。随后,魏忠贤引荐私人魏广微为大学士。令御史郭巩攻讦周宗建、刘一火景、邹元标等人保举熊廷弼,说他们袒护奸邪之徒,误了国家大事。周宗建反驳郭巩受了魏忠贤的指使,御史方大任也助周宗建攻击郭巩和魏忠贤,但都不获胜。同年,朱由校诏令魏忠贤和客氏的儿子侯国兴所庇荫的锦衣官准予世袭。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纷纷劝谏,朱由校不从。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人,内穿甲衣出入宫禁。他还假传圣旨将朱常洛的选侍赵氏赐死。这年冬天,魏忠贤成了东厂事务。

魏忠贤怎么了(魏忠贤身居高位)(4)

朱由校

魏忠贤贪污钱财的去处

明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擅自把控朝政,权倾天下,当时有很多献媚者或是畏惧他的人都为他修建了生祠。天启七年,国子监陆万龄上书,称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因为“孔子作《春秋》,而魏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同年四月,袁崇焕与兵部尚书阎鸣泰上奏,称颂魏忠贤的功德,并要求在宁远、前屯两地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就在这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修建生祠,不久后,魏忠贤生祠“几遍天下”,“每一祠之费,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顾炎武曾感叹:“今代无官不建生祠,然有去任未几,而毁其像,易其主者。”。

魏忠贤怎么了(魏忠贤身居高位)(5)

古代祠堂

我们知道魏忠贤执政的时候确实是阉党确实贪污横行、腐败成风,但是魏忠贤自己确实也贪污了不少的金钱,但是魏忠贤自身的花销也比较大。魏忠贤掌控着锦衣卫、东西两厂,这三个部分加起来人员众多,在当时明朝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要想保证控制着这三股势力必然要自掏腰包,所以魏忠贤虽然贪污了不少的金钱,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都花费在了这些下人身上,所以抄家之时就显得金银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