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古往今来,历经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勇前进。人们通过俗语老话的形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民俗文化,至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依然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老祖宗说:“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晒根”与“吞阳”啥意思?有道理吗?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日不晒根)(1)

日不晒根

在古代,人们都有自建房的传统,房屋的建造风格也大同小异,多以茅草和土木结构为主。在古人看来,建造的房屋不仅是一个家族安身立命之所,还有一定的风水玄学讲究。“日不晒根”这里说的根,指的是房屋内墙的墙角根。很多人的印象中,都喜欢自己的房屋四季朝阳,光线充足。在建造房屋或者购买房屋时,一般都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户型作为自己的首选,或者是东西走向的房屋,东西走向的房屋可以上午晒前面,下午晒后面,这样的房屋常年保持光线通透,不至于阴暗潮湿影响到人的心情和健康。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日不晒根)(2)

可是,在古人看来,修建房屋时,窗户不能留得过高,那样太阳会直射照进内墙的墙角根,时间久了,房屋结构就会走形变样,不利于房屋的安全。民间还有种说法就是,一般房屋中间客厅的位置,会摆放祖先的灵位,墙壁上也会挂上祖先的画像,若太阳光通过门窗射进屋内的内墙上,照向祖先的灵位,在古人看来是对祖先的大不敬,所以,在建房之时就要提前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通常人们会把房屋的窗户,留的就比较低,这样就能有效阻挡阳光照射的角度,以示对已故祖先的尊敬。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日不晒根)(3)

口不吞阳

“口不吞阳”这里说的“口”并不是“嘴巴”的意思,而是指农村庭院的大门。在古人看来,大门是进出庭院的必经之处,大门不能照进太多阳光,那样会影响人们的休息,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古代人们在修建大门时,就会将大门高度修建得很高,不仅可以防水,还能阻挡阳光的照射。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日不晒根)(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矿藏,是我们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老祖宗说:“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古人对过往生活实践经验智慧的总结,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着我们后人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好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