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去野外挑野草的季节。而国人吃野草通常是在清明之前的。因着一过清明百草竞长,喜爱吃的野草往往失去鲜嫩香味了。

去年入冬曾尝试着用母子草做了一次蔴糍。那时就想着到了春天,再试一次用母子草和艾草一起做的蔴糍。

斗转星移,再寒冷的冬天也终于过去了。野外的水芹、马兰都露出了绿芽。艾草也已经长得很高了。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早春又一下子如入夏一般。早樱和染井吉野樱花竟前后紧挨着开花了。到野外,摘了一把艾草。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1)

又摘了一些母子草。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2)

上次就介绍过老家的早春,路边总有蔴糍摊。做丈夫的在一边使劲地摏着艾草叶;做妻子的便在灶后掀开锅盖,隔着热腾腾的蒸汽吆喝着客人。在路边买上一块蔴糍,就着摊主的板凳吃着刚出锅的蔴糍,是踏春的一景。

而因地区的不同,有的地方是用艾草做蔴糍、青团的;有的地方则用艾草加母子草做蔴糍、青团。当然也有只用母子草的。第三种做法现在应当已经不多见了。

母子草,在日本的早春七草中它占一席。称呼它为母子草,是因为草茎上有很多的茎节,一节便发出一棵芽,成为子草。而子草又如是。没几天,一棵草就变成很大很大的一团了。像极了母与子,团聚一堂。

艾草,知道它的人应该多很多。除了艾草青团,人们最普遍知晓的应是端午期间挂于门上辟邪招福的习俗了吧。其实艾草还是做印泥的原料呢。

言归正传,把上面摘来的艾草和母子草洗净、沥干水分。放入剁馅机里剁成泥。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3)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4)

加入一点点小苏打粉(小苏打可以保持绿色不受高温破坏),200克米粉,200克干糯米粉。正好有雪莲果,又加入一些雪莲果汁,食糖稍许。在一起揉开。[写真]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5)

然后用手压平。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6)

上蒸锅蒸十分钟,取出。

艾叶做的米果(云萍用母子草和艾草再做蔴糍)(7)

取一块,趁热吃了。依然有小小的感动。

可也知道,这吃的,也不过是一种情怀,女儿们是不喜的。连尝一口试试都不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