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这首题画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并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可考出处为《郑板桥全集》。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1)

图为民国二十四年八月世界书局出版的《郑板桥全集》影印真迹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2)

图为民国二十四年八月世界书局出版的《郑板桥全集》影印真迹

除上述广为传诵的《竹石》通行版本之外,你是否知道还有其他多个版本呢?下面就略作考述,并对照通行版将不同之处用变体字标出。

其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3)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郑板桥书画集》上卷第128页,原作藏于南京博物院

其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4)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郑板桥书画集》上卷第199页

其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5)

吉林省博物院藏

其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6)

深圳博物馆藏

其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7)

石碑拓片,原碑现存于山东潍坊博物馆

另有资料认为“立根”或作“根”,“坚劲”或作“坚”等。

综上所述,郑板桥《竹石》诗首句较为固定,后三句有“立根、扎根、乱崖、乱岩、破崖、破岩、千磨万击、千磨万折、坚劲、坚韧、东西南北风、东南西北风、癫狂四面风”等词语的不同组合。

这是怎么回事呢?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基本上每画必题诗。其一生尤爱画竹,且画竹最多。画完一幅《竹石图》,信笔题写“咬定青山不放松……”正是由于同一题材内容画得多,题诗难免会有个别字词不同。写诗作文的人都知道,一篇诗文从初稿到最终完成,恐怕要历经多次锤炼修改。出口成章挥笔而就一字不改的佳作少之又少,好文章实际上还是改出来的。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推敲”的典故。唐代诗人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反复斟酌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拿不准到底是用“推”字还是“敲”字,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出巡的仪仗队。了解贾岛酝酿诗句的原委后,韩愈思考良久最后帮他确定用“敲”字好。这就是“推敲”一词的由来,反映了诗文创作对字句反复琢磨、锤炼的苦吟过程。

由此看来,郑板桥题写《竹石》诗,也经历了一个斟酌字句的过程,或乱岩,或破崖,或千磨万折,或坚韧,并最终在编写《郑板桥全集》的时候,确定为现今流行的版本。

李白《静夜思》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而宋、元版本这首诗的内容是“床前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月,低头思故乡。”学界普遍认为,宋代版本的可信度最高,更接近李白原作。而前者出现于明代中后期,显然是流传过程中修改加工的结果。

再比如名著《红楼梦》,传世版本极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事实,没有呕心沥血的字斟句酌,怎能漱玉喷金字字珠玑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瑰宝呢?即便如此,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疏漏,尚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加工。

有时候,个别词句吟来诵去难以割舍决断的确令人纠结。就像“僧敲月下门”一样,“推”好“敲”好至今仍有不同观点,只不过韩愈权威性地给一锤定音罢了。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8)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9)

毛泽东诗词手书有许多与正式版本略有差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大家都熟悉,但他那幅著名的手迹里却是“层尽染”和“中流击水”。 《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泪飞顿作倾盆雨。 ” 同时又写作“我失杨花君失柳,……泪顿作倾盆雨。”到底哪个更好?还真难说清!如此这般,也只好多种版本并存,留给世人品评吧!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10)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11)

《毛泽东手迹》丛书 中央档案馆编定 北京出版社出版 2013年12月

最后,谈两点感悟。

一是鉴赏艺术作品切莫仅凭旧有知识经验武断判定真假伪劣,发现问题首先要深入学习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艺术丰富多彩,需要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曾有潍坊学生家长投诉小学语文教材,且振振有词,说郑板桥《竹石图》石碑及其拓片潍坊尽人皆知,语文教材出现差错误人子弟实属不该。也有书画爱好者以个别词句有误为由判定郑板桥《竹石图》、毛泽东诗词手迹为赝品。凭一孔之见妄下结论,只会贻笑大方了。

二是要重视文章的修改。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两干多年前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只有反复推敲,方能改出佳作。

竹石写竹子的精神(竹石的推敲为文治学自是千磨万击)(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