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Echo Echo的水仙花园

回顾一下自己的追剧历史。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只能看几个地方台,开始懂事那会,我对电视剧的记忆只停留在《射雕英雄传》和《渴望》之类的;

后来开始铺天盖地的台湾剧,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婉君》,我竟然还追完了《海鸥飞处彩云飞》,真是不堪回首的纠结记忆啊!不过《新白娘子传奇》《家有仙妻》看得我们全家都很欢乐……在此之后,我似乎就对台湾剧完全免疫了,基本见着就换台;

不知道啥时候起,电视台开始大放日剧,于是我从《东京爱情故事》追到《回首再见他》追到《东京灰姑娘》再追到《在爱的名义下》。日剧清新、写实而又不缺乏浪漫,所有故事行云流水,风轻云淡,看过后却能让人回味无穷,领悟生活的美好和无奈,自此,我对日剧一直情有独钟;

《一号皇庭》和《鉴真实录》开播的时候,我开始追看这些光鲜的白领港人的生活,还有《刑事侦缉档案》《冲上云霄》。最后发现港剧跟快餐是一样一样的,不管怎么搭配,永远是那个套路永远是那几张熟脸,连跑龙套的都能混出个脸熟。快餐也有快餐的好处,节奏快,好消化,不纠结,TVB剧的常用台词,“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看剧也是;

读大学时没有电视看,但是当大街小巷都在唱“大长今”主题曲的时候,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歌红成这样,貌似演唱者也没什么名气,后来晓得了赫赫有名的《大长今》,明白了此时是韩剧当道。几乎总有几个寝室都在集体追看《浪漫满屋》《天堂的阶梯》《加油金三顺》《宫》之类的,我没有看过一部韩剧,但是我深深记得这些名字,可见火热的程度。为什么我会恐韩,因为我一开始看韩剧,我那被台湾剧折磨过的纠结感就一股脑扑面而来。那些再精致无比的脸也依然抵挡不住单调的主题、造作的表演和狗血的剧情;

再后来,我掉到了英美剧的万花筒里。在我所看的所有剧集里,我不得不承认,英美剧是最丰富、最生动、最疯狂、最奇妙、最幽默的剧集,我们从这些五花八门的剧集里得到欢娱的同时又能体会出些许生活的真味,使我们获得一丝对抗现实艰难和无趣的信心。因为英美剧向来以收视率为指标,收视率好的剧就犹如马拉松,一季又一季,直到这些角色几乎要与演员融为一体,收视欠佳的剧一般早早就夭折了,所以,英美剧,少有那种又臭又长的。无论剧集的总篇幅有多少,都是以季来划分,每季只有十几集,每个季又相对独立,所以不论剧情已经拍到了哪里,你都可以选择从任何一季开始看,如果对了胃口,再补看前后季也不迟。这对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我们来说,实在节约了不少选片的时间。英美剧的主题非常多元化,家庭剧、科幻剧、刑侦剧、悬疑剧、职业剧、魔幻剧、历史剧、战争剧……,简直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各个剧的类型又绝不单一,互相渗透,既传统又新颖,即俗套又天马行空,既有现实的影子也有编导的鬼斧神工,比如《越狱》《对我撒谎》《美女上错身》《神秘博士》《火炬木》《实习医生格蕾》《国土安全》《良医》《权利游戏》《后翼弃兵》……;

突然有一次被《甄嬛传》吸引,开始逐渐补看国剧,在玄幻剧一统天下之前,国剧还是出了很多种类型,也出了很多经典的,比如仙侠剧始祖《仙剑奇侠传》《古剑奇谭》,比如生活剧《蜗居》《都挺好》,比如古装剧《大汉天子》《琅琊榜》,比如谍战剧《伪装者》《红色》《风筝》,比如犯罪剧《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白夜追凶》,比如武侠剧《山河令》……;

不过风水轮流转,有一天机缘巧合下看了台剧《想见你》,再看了《请回答1988》,然后发现台剧已经不是以往的台剧,韩剧也不同于从前的韩剧了,套路会变化,题材也会升级,台剧和韩剧慢慢也开始求真务实了。比如台剧《逆局》《我们与恶的距离》……比如韩剧《信号》《365:逆转命运的一年》《秘密森林》《恶之花》《鱿鱼游戏》……

追剧虽然累,但是好的剧能给我们更多的人生体验,更多的人生启发。比起短平快的短视频,我倒是更建议大家多追剧,追好剧,生命不息,追剧不止!

追剧也能收获人生(追剧是个力气活)(1)

追剧也能收获人生(追剧是个力气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