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太和六幼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射洪21名娃娃闹腾)(1)

《爷爷的唢呐》排练成舞蹈

日前,记者获悉,来自遂宁市射洪的一群小舞蹈演员凭借舞蹈节目《爷爷的唢呐》,在本月上旬举行的“2016·第五届‘美丽四川·宝贝盛典’”四川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海选中,表现优异,获得金奖,并受邀于明年1月参加四川少年儿童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据介绍,这群小演员均来自于射洪飞天猫舞蹈学校,共有21人,最大的7岁,最小的年仅5岁。

孩子们勤奋努力练舞受伤也不放弃

据介绍,《爷爷的唢呐》以唢呐这种民族吹管乐器为主题,来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让新一代的少儿关注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支欢快活泼的舞蹈。

《爷爷的唢呐》从10月开始,共排练了2个多月,在这期间,这些小演员可吃了不少的苦头。舞蹈培训老师何涛告诉记者,这个舞蹈非常的难,因为是一个民族舞,有不少传统乐器掺杂其中,就算是成年人把握节奏也相当困难,但是这些小演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次次克服了困难!

这些小演员目前多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对她们的学习也管得很紧,因此排练舞蹈只有挤出空余时间。2个月来,除了每个周末要从早上一直排练到晚上外,星期二、四、五这三天也要进行。孩子们一般在5点放学之后,就要马上回家吃饭,有的小演员甚至还来不及吃,就带点东西一边赶路一边将就着,到了培训地点后,就写作业,等到人来齐了就正式开始排练,排练往往要持续到晚上9点过后。

在排练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小演员动作没有做到位,就需要重来,有的动作一次性被重复几十上百次是常事。“这个舞蹈有一个动作,就是跳起来跪在地下,地上没有任何垫子,练了这个动作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所有的小演员的膝盖都青紫、发肿了。但就是这样,也没有一个小朋友放弃。”何涛说。

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孩子们热爱舞蹈的心

这些小演员为了这次海选付出了很多,不少小演员离培训地点很远,天气也冷,还要写作业,但因为对舞蹈热爱,她们坚持了下来。

这个舞蹈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主跳,以这样的安排排练了近1个半月,但是就在离海选只有半个月的时候,这位主跳却长了水痘,无法上学,也无法排练。主跳因病缺席,可把大家急坏了,但是如果换主跳的话,时间可能有点来不及,可是排练了这么久,付出这么多的努力,大家都不想就这样放弃。于是,就临时换上了两个主跳,时间不够那就加班,这2个小演员比其他人练的时间则更久更晚。

有一个小演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再婚,与后妈又生了一个妹妹,因此她一直是婆婆在带。婆婆没有收入,参加舞蹈培训都是她的阿姨资助的,她4岁就开始学习舞蹈,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次去成都参加海选的车费、服装费以及化妆费等,一次要花好几百元钱,但是她的婆婆非常支持她。“这个小演员舞跳得特别好,有很高的悟性,也非常喜欢跳舞。”何涛说。

孩子们的临场应变能力让老师骄傲

在演出之前,主办方不允许演员到现场去排练,演出时也不允许老师在舞台上指挥,因此这群小演员面临的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舞台的灯光是打在中间的,而舞蹈需要的道具唢呐则在灯光微弱的舞台后面摆放着的。当舞蹈跳到三分之二时,小演员们就需要去后面拿唢呐,微弱的灯光导致了一个小朋友没有拿到唢呐,但恰好这个小演员是站在第一排的,此时,站在第三排的一位小演员急中生智,赶紧把自己的唢呐递给了第一排的小演员。

“第一排没有唢呐,舞蹈效果要大打折扣。后来,导演组发了一个评委的评分表给我,《爷爷的唢呐》是所有节目中评分最高的。我不知道评委看到没有,有一个小演员没有拿到唢呐,如果看到了,我相信他们也被小演员的这种临场应变能力所打动。小朋友没有惊慌,很好地处理了这个失误。”何涛说,“我为她们感到骄傲!”(遂宁日报 王锡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