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7时,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由于去年停发,今年产生了两位获奖得主,分别为: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Olga Tokarczuk)——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1)

可是在此的几天前,“残雪是谁?”却上了热搜。因为在2019诺贝尔奖赔率榜上,中国湖南女作家残雪的热度超过了日本的村上春树,高居第三,成为大冷门。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2)

早在2012年,莫言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希望今年诺奖获奖人是中国的女作家残雪。殊不知,在中国读者中鲜为人知的残雪,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超莫言。那么,残雪到底是谁呢?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3)

残雪,原名邓小华,湖南耒阳人,是著名哲学家邓晓芒的妹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七百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她的小说也成为了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

提及残雪,不得不关注到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她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三最: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她也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她还获得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入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短名单。

因此,她常常被称作“中国的卡夫卡”,而残雪确确实实自1997年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鲁迅等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经典作品的进行解读,大师们精神思想的深度对残雪产生着重大影响。

也有人说她是中国最接近鲁迅的作家。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4)

因诺奖而增加了曝光度的残雪,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对于自己给人“神秘、遥远”的印象,残雪觉得原因很简单——“我搞文学以来,就逐渐不同人来往了。这是由于我的时间越来越不够了。除了写作,我每天还要阅读大量书籍。”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5)

作为一个高产作家,写作三十多年来,似乎整体过着单调刻板的生活。不用手机也不使用微信的她,写作至今都是用手写,在一笔一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残雪的小说世界似乎在不断提示着某种进入其文字迷宫的路径,她作品中的某段文字,人物的某种姿态或行为也似乎在提示着某种我们极为稔熟的生活;最为经常而直接的,残雪小说所呈现的世界,总是令人联想起拒绝和批判视野中“中国的岁月”,尤其是“文革”时代的梦魇年代。

本期共读就让我们来品一品残雪最得意的长篇小说《黑暗地母的礼物.上》,“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部长篇,也是我最好读的一部小说,连我自己都没想到。”

《黑暗地母的礼物.上》

残雪出版的书(这是我最炉火纯青的一本书)(6)

作者:残雪

共读任务:

● DAY1:忙碌的周一 第一章 煤永老师-第三章 雨田和小曼

● DAY2:冷漠的周二 第四章 许校长-第五章 煤永老师和古平老师

● DAY3:心烦的周三 第六章 朱闪同学-第八章 农的园林世界

● DAY4:疲倦的周四 第九章 少年谢密密-第十章 云医老师

● DAY5:放松的周五 第十一章 张丹织女士另找出路-第十三章 鸦和洪鸣老师

● DAY6:愉悦的周六 第十四章 沙门女士-第十五章 煤永老师和农

● DAY7:闲暇的周日 第十六章 猎人阿迅-第十八章 谢密密和孤儿团

活动对象:热爱读书的你,博库君一直在等你。

参与方式:关注「博库图书馆」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共读」获取参与方式和邀请卡

-END-

博库共读,回归简单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