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西马大赛

还有8天时间

今天西马奖牌全新亮相

它不仅是对所有参赛选手的

一种激励和奖赏

同时承载着跑者们的马拉松记忆

更是一个城市印记的完美浓缩

跟曲小文一起瞧一瞧

它藏着怎样的玄机吧

奖牌正面翱翔的凤凰围绕丹凤门及

全程终点拱门,意寓丹凤朝阳

贤才遇明时,天下跑者汇聚于西安

背面则以起点永宁门作为主元素

结合了西安一些经典地标

紫云楼、钟楼、鼓楼

镇守四个方位的神兽

意寓城市安康,天下永宁

这样特别的奖牌

是不是让你对西马的期待又多了几分呢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1)

说到马拉松

我们都知道它的的诞生

是为了纪念在公元前490年

马拉松会战中一位

汇报胜利消息而跑到累死的

飞毛腿菲里庇得斯

而他当年跑过的42.195公里

也成为了现代马拉松的里程

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

关于马拉松的趣史

一起来扒扒看

从神话中看,“马拉松之父”可以说非夸父莫属,可惜他的竞争对手是太阳,只能输了比赛。夸父逐日的神话虽然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幻想,但人类长跑能力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却给人类的想象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借用夸父的形象来反映上古人类对长跑英雄的纪念。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2)

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我国马拉松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西周周成王时期,西周青铜铭文《令鼎》中记载了一件步兵跟随马车跑步的事情。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3)

在一次春游返回王宫的途中,周成王突然对马车边的侍卫“令”和“奋”说:“你们两个跟我来场比赛,要是能追上我,重重有赏。”说完,他就命令马夫驱车飞奔,两个侍卫哪里敢抗命只能一直追回王宫。周成王看他们表现不错,随即给了赏赐,为了纪念这件事这俩人还分别铸造了“令鼎”和“奋鼎”,画面是不是很清奇。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4)

因为西周的战车是四马一车,在战场上主要负责冲锋前面,扫清障碍,但是后面也需要72名步卒才能扩大战果,这种配合非常重要,因而要求步卒必须要具有长跑能力。当年周成王就是用赏奴隶十名来激励手下的步兵坚持长跑。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5)

到了汉代,出现了职业跟随马车跑步的人。在汉代画像石多幅《伍伯图》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跑步姿态矫健,能与马车赛跑的伍伯。他们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在高级官吏的马车前鸣声开道,长跑就是必备技能。汉代的竞赛蹴鞠就是训练跑步能力的一种方式。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6)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兴奋剂——《疾行方》。其实也算是一种养生的药方,其中有五条是服药法,有药丸有粉滓有干汁,有五条是巫术,从科学的鉴定来看,无论是药物还是咒语,都不能对跑步者的生理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罢了。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7)

直到元代,中国才出现了类似马拉松的体育项目——贵由赤。贵由赤是蒙古语,意思是快行者,是元代禁卫军开创的每年定期举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这种长跑在元大都和元上都分别举行。元大都的“贵由赤”起点为河西务,终点为大都皇宫;元上都的“贵由赤”起点为泥河儿,终点为上都宫中,二者距离为180华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1华里等于500米,180华里就是90公里,相当于两个全马,这该有多壮观。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8)

比赛从凌晨开始,参赛者一律被长绳拦在起跑线后。号令一发,长绳放开,众人蜂拥而出,一路风尘。大约6小时后,比赛结束。贵由赤,开办于1287年,比现代马拉松的创办早600多年;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几乎完全符合现代体育比赛的各项要求。“贵由赤”长跑赛在古代体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长跑项目的开展。

古代马拉松(谈古论今扒一扒古代马拉松那些趣事儿)(9)

古代马拉松承担很多社会功能和军事目的,而如今,更多是为了吸引一些跑步精英和业余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