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位出生于河南的文坛巨匠,但他一直宣称自己祖籍是河北昌黎,所以也叫韩昌黎。 他的功名之路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小说。

本出生于世代为官之家,但幼年丧父丧母,跟着哥哥嫂嫂生活,11岁时哥哥也去世,只能跟着嫂嫂来到江南宣州,颠沛流离不说,才11岁,亲人接连去世,实在太悲惨。所以从小韩愈就是个孤儿。

宋朝最痴情的一首诗(他是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1)

然后你是不是以为这位孤儿发愤图强读诗,然后春风得意马蹄疾,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他的倒霉还远远没有结束。 纵然他刻苦读书,但考进士科考了四次用了五年才成功。(唐朝科举一年一次,而且科目众多,大概100多科),在唐朝进士及第不能做官,还要参加吏部考试才行,就这样,韩愈又是惨遭三连败,期间由花了9年时间,也就是说33岁,他才“公务员转正”。太励志了!

仕途不如意,情场得意也是不错的。就在他为科举忙碌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卢氏。卢氏比韩愈小七岁,生于范阳(今北京市郊)的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卢贻,曾任河南法曹参军,为人正直,因与上司不和,忧愤而死。其母苗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卢贻的继室。 那时的韩愈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在一次路过洛阳的时候,他前去拜访自己上司的朋友卢贻,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人已去世,还知晓之所以会去世,是因为为了百姓谋利而得罪上司,结果被罢免,然后生生被气死了。

宋朝最痴情的一首诗(他是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2)

面对于这位前辈,韩愈简直太感动了,于是不认不识得就跑到灵堂大哭起来。但是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卢府其实并没有人认识他,韩愈与这位老先生也未曾谋面,不过对于他的痛哭,卢府之人还是很感动的。为此,卢老夫人害特意让自己的孙女卢小姐去谢她,就是这样,两人相识相知相爱,最后成为了一家人。

妻子卢氏也在后面的人生中给韩愈很大鼓励和帮助。据说韩愈考试四处碰壁,他的妻子鼓励他“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所以韩愈改自己的字为“韩退之”。

宋朝最痴情的一首诗(他是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3)

就在韩愈在长安忙着吏部考试、找工作四处碰壁的时候,脆弱的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写下一首组诗:

青青水中蒲二首

唐代:韩愈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宋朝最痴情的一首诗(他是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4)

男人在外面四处碰壁,扛着家庭的压力,是最脆弱的时候,举目无亲的人海,唯独心中对妻子那份相思才能慰藉自己,激励自己。在这首诗里面韩愈用妇人的口吻含蓄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让人感动不已。

韩愈这位诗人其实是一位典型的“钢铁直男”、不怕死的“硬核诗人”。他一生敢作敢当,丝毫不矫情,在潮州任职的时候,视察洪水时自己单枪匹马走在洪水最前面;街上碰到一个龅牙,觉得别人龅牙肯定不是善类,就硬给被人把牙敲掉了;当时皇帝迎佛骨,没人敢反对,就他自己不惧生死谏迎佛骨,惹得皇帝要极刑处死他。此后朝中之人再也没人敢惹这位韩老师了,毕竟连死都不怕的人,实在不敢惹。

宋朝最痴情的一首诗(他是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5)

就是这么一位连死都不怕的“硬核诗人”,却偏偏写出如此柔情的相思古诗,实在让人感动。其实韩愈除了不惧生死的勇气,还是一位性情中人,他敢于提携后进,对待朋友不论贫贱真诚以待,对待朋友也是敞开心扉,不愧是一代文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