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在他的电影里都讲了什么(从姜文的一步之遥看人类情感的荷尔蒙)(1)

《一步之遥》剧照

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男人赚女人的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世界维持运转的一种方式。女人的需求衍生出这个世界的运动,世界像一台永动机,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在这样的“自给自足”中驶向未来。这世界上一切的消费品似乎都是为女人准备的。小到服装、香水,大到英雄、国家。

在这环环相扣、滚滚不息的演变进程中,电影——作为其中小小的一环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虽然作为形式、它被囊括其中,但自身的精神却要求它表现这种运动。

有鉴于此,我常常把电影分成两类,一类是男性荷尔蒙电影,另一类则是女性荷尔蒙电影。当然很少存在纯粹的单种荷尔蒙电影,江湖痴通常交织着儿女梦,后宫缘也少不了龙虎斗。我们念兹在兹的东西往往是两种荷尔蒙碰撞出的火花,一个聪明的导演不会让电影缺这两样东西。(正如伏尔泰所说,假如没有上帝,人们将要造一个上帝出来。那么假如没有爱,那我们仍然会造一个爱出来。毕竟,人类是靠信仰和爱活着的)

当然荷尔蒙有强弱之分,也会有早上的荷尔蒙和晚上睡觉前的荷尔蒙的不同。姜文的电影当然是两种荷尔蒙兼而有之的,而且通常比别人强烈,还是晚上月亮引动潮汐,分泌旺盛的荷尔蒙。这也就注定了他的电影会有不俗的票房。

故事情节相当简单:北洋年间,马走日同项飞田在东方魔都举办花国大选。两届总统完颜英惊险连任,然而一场车祸却使她命丧黄泉,与之牵连的马走日不得不亡命天涯,莫逆之交、飞黄腾达的项飞田因有逆鳞之痛,欲逮捕马而致其死地。军阀之女,名媛武六因醉心电影而参与记录了花国选举。相信马走日并非真凶后欲帮其脱险,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爱上了马走日,但无奈马走日最后仍命丧追兵的枪口。

影片中包含了大量向其他经典影片致敬的镜头,这些影片包括《教父》、《欲望号街车》、《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罗生门》、《百老汇的旋律》、《Singing in the Rain》、《月球旅行记》、《甜蜜的生活》、《八部半》••••••其中还穿插了许多黑白默片的处理方式、更是体现出姜文对那个时期特有的情愫。更使人感到意外的是,电影表达方式上还涵盖了相声,歌剧、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说电影本身就是不同艺术的杂糅的话,那么姜文这一次的确玩得挺嗨的。

在结构上,本片并不是按照严格意义上的从节拍到场景再到序列、从而构成的一幕幕的起承转合来叙述的。故事的发展也不是按照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所引起的必然过渡来进行的。而是不断地解构,旁白、画外音,隐喻,能指和所指。姜文对轻描淡写朴实无华的叙述方式似乎没有兴趣,而且似乎根本不想解释他的那些潜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他倾向于过度的铺陈和自我意识的大肆渲染,他告诉我们他就是这么玩电影的。

然而面对这样一部毁誉参半的电影我们该作何评价呢?

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对一部电影的批评是怎样展开的。大多数观众会根据以往观影经验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得出喜好结论。但是这种结论的得出往往是被培养的结果。我们很难意识到我们不是被迫而是在娱乐中接受了支配性的故事形态信息的。我们在娱乐中接受了好莱坞讲故事的手法,潜移默化中由此展开对我们所认识的电影的批评,这些批评是历经时间、由电影工业和观众互动产生的一套观众早已了然于心的表达方式。同此对照,欧洲虽然是电影的发源地,但是其较为艺术的电影表现风格与今天崇尚商品利益最大化、迎合观众口味的好莱坞电影在声势上却日益相形见绌,好莱坞也大有垄断世界电影行业的势头。

世界的缤纷多彩之处在于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当一种文化形态跟另一种文化形态相遇时,产生的碰撞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表面上看欧洲和美国的文化虽然关切甚密,但是其各自文化却早已在历史演变和融合的进程中变得大相径庭。更何况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欧洲大陆与北欧所信奉的神话体系就明显不同,中国跟印度虽然毗邻,但是所信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却也有显著的区别。好莱坞的大行其道其实是美国文化强势输入的结果,美国的价值观很显然对全世界的很多民族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姜文其实是在怄气,生好莱坞的气、也生大家的气、更生自己的气。他想摆脱青春期的荷尔蒙却不能,他想让观众明白他现在脑中的体会却徒劳无功。由于天性童真,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万花筒:炫技、致敬、艺术的杂糅、文本的隐喻••••••以这样的方式处理这部电影,当然也只有他才这么任性。

我想姜文归根结底还应视为一个孩子。正如费里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为,精神型的人,在性格中总是保持一种或是青春或是童心或是纯真的基本的、强有力的成分。这也是他在电影中说的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意思。

一个人成熟的标准之一可能是晚上的荷尔蒙跟早上的荷尔蒙不会反差太大。可是这样的成熟往往是以牺牲青春的敏锐作为代价的。往往是“一分钟的荷尔蒙荡漾”才会留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这也正是大帅夫人跟自己的女儿最后在讨论男人时所表现的不同。

我们还是比较喜欢经典故事的,一部隐喻太多的电影就像隐喻太多的爱情终究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喜欢《罗马假日》、《一夜风流》中的简单剧情,因为它更靠近我们纯粹的荷尔蒙。#情感点评大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