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上官无咎与施施是一对苦命鸳鸯,因为施施的病他们两个相恋的很艰难。为了防止被上官敬抓回去,他们便从大名府上官世家跑出来,原本是想到河间府慕容世家解除婚约。可得知包拯一行也是去大名府,这让事事有些抗拒,好不容易掏出来了,又再回去岂不是浪费了这几日的奔波了吗?上官无咎为了给施施治病,毅然决定涉险一起随行,然而公孙策却对无咎和施施的状态心生疑虑,又恐带着他们去大名府影响包拯办案,提议先行前往大名府查案,然后再约个时间给他们看病,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艾虎一听就不高兴了,这病怎么能等呢?换位思考,假如包大人或者其他人生了病,你能等他把事情办完,最后再给看病吗?这把公孙策给问住了,包拯闻言深觉有理建议大家一行人只需加快行程,只要与八王爷与展昭一行迟一天汇合,便可确保无虞。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来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

与此同时,展昭来找慕容松林将紫芸的想法如数转告松林,并对松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以规劝,让他放手年轻人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怎奈松林太看重承诺,这个承诺是两家的母亲双方定下的亲事,岂能她说不嫁就不嫁,更何况他虽没见过上官无咎,但也打听了他的人品武功皆为上乘,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古代人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让他们改变是绝不可能的。展昭见他态度如此的坚决,只好从承诺方面下手,他向松林提议,让紫芸一同前往大名府面见那上官无咎,若是上官无咎人品武功都很出众,便让她死了不嫁的心,这样也不会伤了父女之情,松林终于答应紫芸可以护送八王去大名府,紫芸之后听说了这个条件虽然刚开始也不满意,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过她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若是上官无咎有瑕疵的话,就要取消婚约,最后父女二人订下这“嫁与不嫁”的条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来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

第二天,包拯他们行至沧州,艾虎与施施坐在茶馆等候无咎抓药,施施向艾虎说起无咎逃出大名府是为了躲避上官敬的追捕逃避婚约。江湖人一诺千金,若是坚决反抗甚至可能会杀了自己的儿子,这让艾虎恼怒,怎么会有这么糊涂的爹!与此同时,展昭与八王爷一行人已经离开了河间府,在休息时紫芸与冯琦竟然叫展昭为展大哥,展昭一脸的无语,且不说认识的时间短,在加上年龄恐怕也不合适吧,紫芸直言艾虎比我们还小,不也是这么叫的吗?展昭无奈只好随他们去了,不过他发现紫芸的紫衣女卫也跟着来了,以防万一嘛!这天的夜晚艾虎向包拯吐槽了他们的事,包拯表示非常的同情,但是又管不了人家的家务事,公孙策说展昭可以,他在江湖的地位高,人脉有广,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便可化解了,然而在此之前得先与展昭汇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来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3)

有一天,展昭带着保护八王爷的所有人走官道,突然数名黑衣人的横空袭来伏击展昭众人。意图杀人夺佩,无奈之下展昭将他们全部杀了。在这种情势下八王爷建议先找附近城镇入驻,再作商议。冯骐闻言告知大家自家风云镖局的分舵就在不远处的沧州城内,就在前往沧州之际,恰巧的是包拯却准备离开沧州前往大名府,然而施施不忍无咎为自己所累,悄然离去。就这样只能出动随行的人与上官无咎找人。不料,王朝与张龙竟然在沧州的驿馆内碰到了,这边冯骐前来告知分舵的林震和吕盛,原本八王爷是要入住风云镖局分舵的,可是遇到了包拯,所以打算入住沧州驿馆,这让他们两个很是失望,因为他们两个便是那派潜黑衣人欲夺玉佩的主使。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用来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4)

驿馆之中,紫芸与冯骐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小侠艾虎,心情很是激动,他们年龄差不多自然而然就玩到一块了,在房间内,八王爷一直用怀疑的眼神盯着包拯,以为是包拯自作主张暗随自己而来,包拯闻言连忙解释,包拯出京乃是奉旨而行,而且同王爷一样去大名府,甚至是要去找当年被偷去的那名婴儿,八王爷闻言震惊不已。既然上官无咎与慕容紫芸都在沧州,他们能成功解除婚约吗?包拯与八王爷能顺利的见到那足不出户的上官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