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娘娘山的传说

文 / 李克宁

在莱阳城东南40公里的羊郡镇九家夼村东,一摆流有八座山头:黄山、方山、三驾山、现龙山、长岭、娘娘山、二起山、九顶山,这就是古时列为莱阳八大景之一的“七子联峰”。

主峰娘娘山居中,七峰列旁,好像七子围绕在母亲身边,成为东南海岸一道巨大屏障,每当步入山下,仰视群山,就见峻峰瓣列,宛如母子偎依,瑞霭霏拂,似朵朵出水芙蓉;若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山北,平川原野,道路纵横,村落棋布,山南,茫茫大海水天一色,白帆点点。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1)

主峰娘娘山,因山上曾修“天后圣母庙”得名。民间供天理爷爷,天后圣母就是天理奶奶,是天理爷爷他老婆。

庙内东西十拉间房子,大庙前院子里,有大碑,六寸多厚,老高老高。娘娘身边有灵童,还有石头大花瓶,染得色儿。

娘娘庙里的娘娘是石头铲的,四十来岁,身上穿的锃蓝的袄儿,在那盘腿坐了,没有裤子,用蓝袄这么盖着,手上戴得手镯,头上戴的首饰,头上后边挽的花簪,巧白的脸,擦得粉,墨黑的眼珠,象个活的样。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2)

过去,大闺女找婆家,不先说房子,先说首饰,待有付镯子,再要盘头簪子,打得花儿,奏上些兰草叶儿,一根儿一根儿,再奏些花儿嘎上。“日头凤”,有个日头,再有个凤凰,镶在后面那个簪子上,打边儿九个檐虎儿插起来。要两个香簪儿,插上不露簪,一片花儿巧白。缺一样不行!“不啊?俺不嘎这门亲。”好,好,好!等把银匠叫来家,打。

这些东西都流薄的,用不了老些银子,一头首饰满用一两银子。还得要箍链子,头上戴那个箍儿,有牡丹是红宝石的,下边坠郎当穗儿。箍后边,一头一个钩,这么样挂着,走到前边,就象个荷花样,荷花上戴三大件儿,一把镊子,一个挖耳朵的,一个提牙签,稳这郎当着。

所以,庙里修像,也给娘娘打得这么一套首饰,这么滴溜当啷地,娘娘戴着这些样数坐在庙里。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3)

自从修起了庙,有了娘娘神,周围村的人都去祭拜,应点什么,烧柱香,烧个纸,祛病消灾的挺好使。

每年逢三月三,各疃都去海阳灵山大庙修娘娘驾,驾是木头格子,里面净是雕刻的,里面坐个娘娘,也是木头刻的,穿得蓝衣裳,也巧白的脸儿,都用牲口驮着去赶灵山,远的一般都三月三头一天就到了。

三月三这天赶灵山,山上揍买卖、望光景、唱戏的,人山人海,光些祭拜娘娘神的就没有其数。南面到海阳,都得早早走,走晚了,烧纸磕头抢不上去。你看吧,鸡叫了,些人一群一群的,锣鼓喧天,吹着笛子,放着三眼枪开道,呼哈呼哈,一哇哇地,一千来个疃,五百抬娘娘驾,咱这到灵山这场百十里地,天蒙蒙亮就抢着往山上上。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4)

山上,娘娘在娘娘庙正北坐着,上去都把各人抬的娘娘驾摆在庙前,都一起烧香烧纸跪着磕头,你没看见那么拥挤啊!

上不去烟火纸钱,娘娘能保佑啊?捞不着进去磕头!没有办法,去的晚。等烧完香,抬着往家走,黑天抬回来放自己疃的寺堂里(供仰祖宗的地方)供拜。寺堂家庙里有大谱,一个疃的老人,去世后都写在上头。

再说三月三从海阳娘娘庙祭拜回来,这就说咱莱阳娘娘山赶山会了。拜娘娘庙,香火人食旺盛,稀流呼隆好几天,年年依旧。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5)

当初,莱阳娘娘山上有大庙的时候,有一年,庙上有些地方需要修理。往山上搬弄砖瓦不容易。哪么弄?庙里的道僧出个道儿,到民间去说:“天后娘娘要显灵,某天某日待飞砖飞瓦修庙,那个砖那个瓦一噌噌就飞山上去了,飞上去好修庙。”些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到这天,四围遭疃的人都来望望,哪么样飞砖飞瓦,说是神仙来。

那时,山下有窑场,烧砖烧瓦,到如今,那地场还叫窑上,还能挖出那么些滴溜团团赤红的破砖碎瓦来。

这天呢,山上的道士提前在山下弄些砖瓦垛着。啊呀,天一亮,些人就往这跑,到山下那个场合,人山人海了,些人走到山根就往山上走,说上山看飞砖飞瓦。

这工夫就听有人说:“哎,往哪走?一人都捎着砖捎着瓦。”这就你含给我,我含给你,山下山上,象穿梭赶大集样。

你传给我,我传给你,砖瓦就这么飞上山去了,传上去了。

些人都心思去望飞砖飞瓦的,到那场都问:“飞砖飞瓦在哪里?”答:“在山顶上。”山顶上有人,山底下也有人,满山坡你捞个给我,我捞个给他,也不用费事,就这么飞上去的。来望的人,当一天神仙。笑人!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6)

住些年,也不知谁心思出个事来,说:有些什么神儿,都来争娘娘庙里的香火。

有人就说:在半山坡上设个王令官神,在那镇守!其它那些神就没有敢来抢她的香火了。就如给老人烧纸,上面写着某县某村,有马票在,有字据,旁人不敢来争。

这就集资捐款,修王令官庙。在半山腰修个一间房子这么大个小庙。里面竖上个王令官,手含根大棍子,这么瞪眼。自从修个王令官神儿,在半山坡和站岗的样,这个娘娘庙再也不灵了。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7)

这一年,山会,请海南剧团来唱戏,海南戏子多,出海,大船趟着风浪,就应(请)戏。不是这个大船应,就是那个大船应,所以,海南疃里会唱戏的就联合说,再唱戏,咱自己唱,出去赊戏待若干钱,敲锣打鼓咱自己干。

请海南剧团来唱戏,一个花旦打“旁连”翻跟头,使大劲踏撸脚,掉台子下去了。台子这么高下在山坡上,就这么滚下去了,再就不知道什么了。掉下去,她那些伙计,也有旁人,掺着溜达溜达,问道她怎么地,不知道。再就不会说话了,白日下去了,瞎黑就死了,就埋在西山坡上。这个戏子坟到现在还在。

这天夜里,在山上看场的,就听王令官神庙里,叽哇乱叫。说:“修个王令官不好!”

这又把王令官庙掀了。

村的人说:“娘娘庙怎么烧香应愿不灵了,说叫王令官神把娘娘打跑了。再不,这个娘娘本身也不是个真娘娘,是个狐狸精在那充神!”不好使,再没有去应的,老娘们都会弄个鸡蛋站着,如今,祷告祷告也不站了,说这个娘娘跑了。

有一年拉庙,娘娘庙叫人掀扒了,碑也没有了,娘娘也不知哪去了,娘娘山还依旧。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8)

娘娘山之南,约五百米处,有一山,名“二起山”。半腰处有一巨石,巨石下有一石洞,洞正对着山上娘娘庙门,高三尺,深莫测。这个洞叫——马虎(狼)洞。

洞中曾发生过一个故事。

传说娘娘庙内住一老僧,老僧有一弟子,姓均,小僧除跟老僧读习经书外,还负责处理庙内外一切杂务。时值春末夏初,天气闷热,小僧伺候老僧午餐后,即到前殿庙门洞处午睡乘凉,每日如此。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9)

一日,小僧正酣睡时,老僧由庙窗向南眺望,只见对面山上从石洞中伸出一个巨大的蛇头,朝小僧喷出一股雾气,此间小僧在酣睡中亦有些异样感觉,似乎感到身子离开地面,飘飘然大有羽化登仙之意。但小僧不鲜知其中之意,亦未告知别人。过了几天,老僧问其弟子说:“你在庙门洞内睡觉,是否有什么感觉?”小僧回答:“无甚感觉,唯觉睡梦中有点羽化登仙之意。”此间老僧已有些领悟,随即吩咐小僧到后院捉来一只公鸡,让小僧宰了,将鸡血盛在碗内,然后老僧到庙内拿出一些木炭、硫磺。将硫磺包放木炭中,外面用鸡血涂好,中间放一粗粗的芯子。放在庙门洞小僧睡觉处,马上点燃芯子,此刻硫磺燃烧,引着木炭,木炭又引着鸡血,顿时青烟缕缕。就在此刻,对面这条巨蛇又伸出头来,朝庙门洞一吸,这一吸,整个木炭球吸入了这条巨蛇腹内,此间木炭球籍着这一股劲,在蛇腹内大肆燃烧起来,巨蛇缩至洞中,盘卷翻滚,无法摆脱,直至烧死。由于火势凶猛,浓烟滚滚,充满洞内,并顺着洞口冒出,将洞口熏得浓黑。

时至今日,洞口仍有烟熏之浓浓黑色,巨蛇被烧死,小僧得救。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10)

娘娘山有两宝,就是棒锤和黄芩。棒锤就是人参,人参能大补元气,使人精神振奋延年益寿。黄芩能抗菌、解热、降压,治慢性支气管炎。

娘娘山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娘娘山脚下有一个很小的村庄叫梁家村,村里的人说,从古到今,这村没有一个得癌症的人。世界医疗组织都公认说,化肥农药和癌症有很大的关系,这里种地也用化肥也用农药,也许这里的水解毒,也许是这里没有空气的污染。也有说生气上火得癌症的,那么这里的人从来不生气也不上火?人活在世上哪有不生气上火的,是黄芩等山里的药材给人把菌消灭在萌芽之中。村里人提起来又自豪又笑咪咪地象得到上天的格外保护,说不知道什么原因。是啊,谁知道呢?说这山里的人参不多了,黄芩也是空心的。

娘娘山的来源(莱阳娘娘山的传说)(11)

黄芩为什么是空心的呢?说有一年,人参在这叫人挖草鸡了,对黄芩说,啊呀,我在这待不下了,没法混了,挖的太厉害了,我待走啊!黄芩道说你上哪去?说我待上东北老垛山,你可不要和人说啊,要保密。黄芩说,我哪能和人说,我不能,发誓说,样是我说了,就烂心。你看吧,黄芩又盛不住话,又和人说了,从那以后,你再从山上挖棵大黄芩,割啊开看看,就是个空心的,烂心了。

这里的人爱山爱水爱这里生长的一切的生命,你看这里的人,把植物动物都融入了人的感情,教育人要讲诚实,守信誉。

这里,人参、黄芩虽不多了,但这里的土地适合种植。

【作者简介:李克宁,莱阳人,曾经担任莱阳京剧团编剧,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民俗协会会员,“莱阳市文化志”副主编,在胶东文学发表过散文“梨乡芦儿港”“五龙汇涨”,在山东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写的“秃尾巴老李”一书里写了秃尾巴老李在莱阳系列故事;在“山东民俗”上发表过“莱阳儿童游戏”“莱阳张家灌”等作品,参加过“莱阳民间故事”的编写。作品《许世友的故事》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建党七十周年征文三等奖,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授予山东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文学创作征文奖。】

【莱阳聚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