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教育百师通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1)

相信如果说到在历史中第一部的纪传体的史书,那么大家一定都清楚,就是史记了。而在史记之前的所有的史书,他们都是用年代作为编排的线索。

比如说左传,它就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而还有用国家作为单位,然后记叙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比如说战国策,这种史书被我们叫做国别体

司马迁有大毅力,自然也想要独辟蹊径,所以按人物作为编排的线索,依照时间顺序,创造了纪传体,记载了各个时代的史诗故事。

而实际之中的人物传记分为七十列传,三十世家,十二本纪,人物记载包括商贾,农工,卜者,游侠,学者,将士,官吏,贵族,皇帝等等。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2)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群体,深受人们的关注,他们被我们称之为名将还有军事家。

比如说史记中也记载了,廉颇,白起,吴起,孙武,王翦,乐毅,韩信等人的故事。

并且在他们的传记之中,还附上了关于赵奢,李牧,司马错,孙膑、乐羊,李左车,钟离昧等人的故事。

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并且每一个都足以将当时的时代搅得那是一个山河变色,风云动荡。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3)

不过后世的史学大师却认为,其实孙膑在历史上应该是不存在的,他应该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而这位大师名字叫做钱穆,他在考证中说明孙武和孙膑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而孙子兵法也就是孙膑兵法了。

我们再去重新看一看史记,能够发现,在史记中对于孙武的记载。其实就只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吴宫教战,而且这个故事还有些真假难辨,在这其中他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十分模糊的。

但是孙膑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围魏救赵还是和庞涓斗智斗勇的故事,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非常奇怪的事,虽然说人物形象鲜明,但他就没有名字,这个“膑”是只因为他受到了膑刑,并不是他的名字。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钱穆才觉得,其实孙膑和孙武应该就是一个人,而孙膑应该就是孙武的外号。只不过这样的观点出来之后,史学界慢慢的也就认同了。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4)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5)

而在1972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临沂却发现了一批竹筒,出土地点是在银雀山汉墓。

在其中记载了两本兵法,一本就是孙子兵法,这和我们现在的孙子兵法是一模一样的,而另外一本则是孙膑兵法。

如此一来,终于是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原来这两个人真的是存在的,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分别是战国和春秋两个时期。

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

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之间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

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

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6)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求真本来就是一份艰辛的工作,有对错,有出落,都只能在最新的考古和发现中去勘误,何况历史长河中遭逢数度磨难的中华历史。

沿正途留下的史料不尽完整,可见,历史学家也是人,其查证的史料仅限于他所能接触到的,有误,才是正解。

孙武和孙膑是不是一个人(孙膑就是孙武别再打脸了)(7)

▍来源:GO野(ID:GoyeChina)

▍编辑:小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