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看了本书,书中每一篇文章的观点句中心句,都被加粗mark出来了本来觉得这本书的内容还不错,这样一看反而拉低了档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动心忍性空乏其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动心忍性空乏其身(犹抱琵琶半遮面)

动心忍性空乏其身

今天晚上看了本书,书中每一篇文章的观点句中心句,都被加粗mark出来了。本来觉得这本书的内容还不错,这样一看反而拉低了档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委婉含蓄的东西。虽然委婉含蓄这个词向来是与我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并不影响我对这种委婉含蓄的执着喜爱和追求。

我是一个浅陋的人,并不喜欢读外国文学,无论是欧美的还是日本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我看不懂,而翻译过来的文体又带着浓浓的异域风情,让我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干脆不读,只看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一类,尤为热爱。

委婉含蓄体现在哪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日晚倦梳头。

为什么说日晚倦梳头,因为风住尘香花已尽,因为物是人非事事休。因为我再怎么美也没有人能看得到啦,所以我起得迟,也懒得梳洗打扮。可是这些话李清照她没有直接说啊,她就说日晚倦梳头,说什么,你都非得想想,她到底想说什么。女儿情态尽出,不矫情,还能叫个女人么。

有人写花,写草,写风,写雨,写我此时的良辰好景,写远景,写近景,写天又写地,可是最后想表达的就那么一句,我想你。欲说还休,欲语泪先流。

一直喜欢姚燧的一首诗,好像是叫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小女儿情态尽出,我想诶你寄衣服,可是寄了你又不回来了,我要是不给你寄,我又怕你冷,我到底是寄还是不寄,真是太纠结啦。这首诗算是直白的,跟含蓄委婉沾不上什么关系,可是小女儿在这里左右为难的时候,那边的夫君却一无所知啊。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真的不知道我在心里纠结了多少回。想起最近在微博上看到的那句话,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已经在心里爱了十次了。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还有还珠格格三里面一首插曲唱:想对灯儿说,灯儿不解我。前两句他什么也不说,不说自己的感受,不说自己有多么失落,只说花不理我,还飞过秋千,只说花空落,碧云在天上摇曳。其他的感觉,任凭读者自己想去。我只闭口不言。

我一直很喜欢一首词,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说实话我并不能懂我为什么偏偏喜欢这首词,大概这种为另一个人坚持,将等待变成一种姿态,是极美的吧。只是心里有多苦多难过,千帆过尽,没有一叶是自己想等的归舟,该有多么失望。可是全词中没有一句失望,没有一句孤独,没有一句写情感,只有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说来轻松平淡,心中千万恨,怕是早就恨极在天涯了。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总是跟我们强调,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代表作就是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还有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怎么说呢。

代为之思,代的必须要是确定的情才会更远。

怎么解释呢。

大概也就是你的聊天列表里只有他一个置顶,而你却不知道他的聊天列表里有多少另外的人,你全心全意专心致志跟他说话,而你却不知道他在另一边与谁谈笑风生,你为了他抱灯枯坐,而你却不知道他在哪里风流快活。

所以说,代为之思这种东西啊,必须得确定了对方的心意才好。不然,就是极度的自作多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