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已进入雷电灾害多发期,认识雷电的产生,避免雷电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的严重损失。

进入到6月份,我国处于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季节,尤其是在我国东南五省,沿海一带,处于雷电灾害高发区域。由于我国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强对流天气频繁,6到8月份会进入雷暴灾害多发时段。雷电灾害属于突发性自然灾害,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畜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所以联合国把雷电灾害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15大危险的雷电现象(我国已经进入雷暴多发季节)(1)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的形成。

进入到夏季,由于地面热气流上升,把空气中的小水滴带入高空中,遇到高空较冷的气流,形成积雨云,也叫雷暴云。当空气中的小水滴由热气流向上推向高空时,遇冷气流形成冰晶,形成冰晶以后小水滴与冰晶结合,形成一种软冰雹,因软冰雹中心是冰晶,表面覆盖了一层冰沙,所以叫软冰雹,又叫软雹。同时,冰晶与水滴或者其他空气中的微小粒子的摩擦,产生了电荷,一部分软雹由于重量较重,滴落到云层中下部,形成了负电荷,一部分冰晶继续由热气流向上推,在云的上部形成了正电荷。

云层的上部分带正电,下部分带负电,导致了云层中的电位差不断增加,当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产生闪电。闪电的瞬间电流很大,温度极高,导致闪电周围空气急速膨胀,形成声波,所以我们看到闪电的几秒后会听到雷声(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要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才能听到雷声)。

15大危险的雷电现象(我国已经进入雷暴多发季节)(2)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的形式。

自然界中,常见的闪电有云间闪电、云地闪电、球形闪电和电磁脉冲。

1、云间闪电,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闪电形式。在云层中直接放电,形成闪电。云间闪电对我们的生活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2、云地闪电,云间对地面物体直接放电。这种闪电又叫直击雷,云层中的电荷达到极高的时候,对地面较高的建筑物或者人体产生直接放电,云地闪电对我们的生命财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5大危险的雷电现象(我国已经进入雷暴多发季节)(3)

3、球形闪电,悬浮在近地的圆球状闪电,民间俗称“滚地雷”。球形闪电的危害是极大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低于云地闪电,但是球形闪电给我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不亚于云地闪电。球形闪电直径越15-40厘米不等,极个别会更大,亮度极高,颜色有蓝、白、橙、紫等。球形闪电有一个特性,它喜欢“钻洞”,最常见有从烟囱和开着的窗户和门进入室内,有的会在电线上滑动。

4、电磁脉冲,闪电放电瞬间产生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会对我们的电力电气设施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而导致系统中电流电压瞬间升高,损坏电气设施。不过现在我国对电磁脉冲危害已经做了灾害防护,现在电磁脉冲很少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但是还是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虽然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好了防护,但是难免有一些“漏网之鱼”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5大危险的雷电现象(我国已经进入雷暴多发季节)(4)

最后我们来具体说一下针对雷电灾害的预防。

我国从4月份开始就进入雷电活动期,6月到8月份达到达到高峰,在雷雨天气来领的时候,我们尽量躲在室内,关闭门窗,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家中金属物品,尤其是暖气管道,水管,以及金属防护栏杆等,因为这些金属物品与大地直接连接,并有较强的导电性,其次关闭家中电器设备,断开电源,尽量避免使用手机,任何发射和接受信号的设备都有可能引来雷电。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在家中最高的部位,第一水的流动会产生电荷,其次高处是雷电袭击的第一对象。

如果必需要外出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如非必要,可以把手机短暂的关机,不要使用金属尖端的雨伞,尽量避免身上携带金属物品,不要靠近电线、铁塔、等独立高大可导电的单独建筑,因为这些建筑上一般不会有避雷装置,这种建筑本身就是避雷针,他们会直接把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会在周围地面产生电压。不要在树下避雨,远离池塘河道等容易遭受雷击的地区,避免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野外。选择避雨场所应当选择钢混结构的室内,这里是最安全的,因为一般城市高大建筑都装有避雷系统,这套系统并不是由单根避雷针那么简单,现在的居民搂都有这种避雷系统。

15大危险的雷电现象(我国已经进入雷暴多发季节)(5)

雷电预警分类

最后,大家多多留意电视报纸或有关部门推送的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做到早知道,早预防,从而减少雷电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科学V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