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洪荒时期的书(序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1)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消 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消 息。——伏羲氏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黄帝内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天下大同《礼记》

纵观整体和全局,更好的行于局部和细微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庄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大学》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阅历 经历

生成发展

道德修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仁 义 礼 智 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