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掌柜

马云的兄弟们已经慌乱无比。当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指出蚂蚁集团法律意识淡薄,藐视监管后,蚂蚁集团的公告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了“对抗”二字。笔误的背后,马云跟他的兄弟们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蚂蚁到底错在哪里?未来的蚂蚁将爬向何方?那些蚂蚁的跟随者们,他们还能在热锅上继续裸奔吗?

不久前,辽宁本溪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判决辽宁恒仁农商行违法放贷。拥有牌照的银行违法放贷背后,这家银行的不良率超过33%,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24.94%。这意味着这家银行的杠杆率已经没法算了,而发出去的贷款超过三分之一都是收不回来的烂账。

马云看到恒仁农商行的数据恐怕又要说,传统的银行思维依然难以防控信贷风险。

今日支付宝庄园小课堂答案(热锅上的蚂蚁)(1)

蚂蚁集团的核心资产借呗、花呗的不良率为1%,低于工商银行的不良率。蚂蚁是怎么做到的?其将消费者的行为大数据变成精准放贷的基础资产。同时,蚂蚁将个人的隐私数据在信用约束方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化成降低不良的利器。

蚂蚁在没有银行牌照的裸奔状态下,通过技术和数据击穿了传统银行的信贷成本冰山,一步步改变了信贷生态,获得超额的监管套利。蚂蚁集团的借呗、花呗成为信贷的先锋,两家的资本金为160亿。按照《巴塞尔协议III》规定,核心资本充足率6%的标准,蚂蚁集团的信贷业务可以放16倍杠杆,整体信贷规模2666亿。

可是蚂蚁集团在通过技术和数据击穿信贷成本冰山的同时,还击穿了信贷的杠杆底线。按照蚂蚁集团信贷余额2.15万亿测算,蚂蚁集团的杠杆超过134倍。134倍的杠杆意味着任何的风险都容易让蚂蚁集团陷入危机之中。

蚂蚁集团的信贷没有走传统的抵押杠杆之路,而是通过ABS的方式,将杠杆变成了可以复制的、没有安全阀门的永动机。任何一家跟蚂蚁集团合作的机构出现问题,都容易引发整个蚂蚁集团资金链的系统风险。在不断奔跑的路上,蚂蚁集团将可以突破规则,甚至变成超级规则的制定者,最终大而不能倒。

今日支付宝庄园小课堂答案(热锅上的蚂蚁)(2)

现在,摆在马云面前的两大问题:隐私数据是蚂蚁集团的资产吗?没有蚂蚁集团的高杠杆支持,阿里系的超级交易怎么持续保持增长?

变成热锅上蚂蚁的,不只是马云,京东、腾讯、美团、滴滴等巨头都在金融的道路上像蚂蚁一样不断前行。现在国内所有做平台生态的企业,蚂蚁一样的金融集团都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当他们的流量天花板出现之后,甚至不惜跟小商贩们争抢一捆白菜或者几颗萝卜的钱,因为这里所有的流量,都是一条条可以精准信用化的行为数据,最终都变成他们金融化的利器。

资本扩张的道路上,蚂蚁集团只是一个先行者。蚂蚁集团的身后还有无数只美团、滴滴等不断尾随的蚂蚁们,他们同样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有序的竞争绝不允许无序的扩张,相信监管的达摩克斯之剑绝不仅仅指向蚂蚁集团,同样会高悬在那些蚂蚁集团的跟随者们的头上。面对热锅上的蚂蚁,也许,老百姓会说:他们是琢磨鸟拉痢疾,嘴硬身子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