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危机重重,因此也就充满了生离死别。这一点上,即便是身为领袖的毛主席也不例外。在其10个子女中,仅仅有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讷四人活了下来,而长子毛岸英更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儿子之争

至于毛主席其余的6个子女,则或者早早夭折,或者失踪。不过,他与贺子珍所生的儿子毛岸红,在建国后贺子珍曾几经寻找找到了一个名唤朱道来的青年,并经由贺子珍的辨认确认他就是毛泽东失踪的儿子。

然而,在对这个孩子的身份认定上却出现了“意外”。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1)

一方面,贺子珍不仅从朱道来的长相上看出了他与毛泽东的相像之处,更在黄月英把当年一件小棉袄交给自己后想起了送走毛岸红的情形,为了以防万一贺子珍还让朱道来检测了血型,二人的血型也一致(当时并无DNA亲子鉴定技术)。这也让贺子珍笃定朱道来就是失踪的毛岸红。

为了能够确定朱道来是否是毛主席失踪的孩子,中组部要求朱道来、黄月英和王家珍一同前往了北京。

而对于朱道来的长相上,刘少奇、周恩来、谢觉哉、邓颖超、康克清等人都曾在探望之后表示与年轻的毛泽东非常相像。就连毛泽东本人在看过照片后都表示:这个孩子很像年轻时的毛泽覃(毛泽东的三弟)。

这样一来,似乎朱道来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失踪的儿子毛岸红的事也就板上钉钉。然而,听闻消息后,朱月倩前往了北京,表示朱道来是自己的孩子并扬言要是夺走自己的孩子,自己就自寻短见。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2)

当时,在南京工作的朱月倩坚称朱道来乃是她与丈夫霍步青(原红军学校政治部宣传部长,"霍氏三杰"之一,1933年9月因肝病病逝)所生。本来朱月倩在生下孩子之后为纪念丈夫,为孩子取名霍小青,后来在中央红军被迫转移后,朱月倩将霍小青放在了朱盛苔家中,并改名朱道来。

1950年,朱道来由朱盛苔带领来到了上海,并与朱月倩相见。朱月倩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记号,确认朱道来是她的儿子。而随后朱月倩工作调动到南京,朱道来也跟随朱月倩来到南京并就读于南京华东干部子弟学校。

如此一来,按照朱月倩的说法朱道来也就不是毛主席和贺子珍失踪的孩子毛岸红。尽管朱道来曾在给养母黄月英的信中表示朱月倩对他并不好,十分嫌弃。

可是,这显然让中央很是难办。而为此曾经担任朱月倩顶头上司的邓小平都亲笔致信朱月倩询问。

怎么办呢?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3)

毛主席公断

最终,毛主席在听取了周总理的报告后决定了断这桩公案。事实上,众所周知碍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并无法从根本上断定谁是谁非。

而且无论是贺子珍还是朱月倩对于朱道来是自己亲生儿子的认定上都十分笃定,可是由于历史悠久对于往昔送养毛岸红(朱道来)她们又同样存在着模糊的地方。

还有一点是必须要提及的就是,毛主席对于寻找失踪的亲生儿子,其实持有的是不主张的态度。毕竟如果找回了,岂不是又要伤害一位母亲(朱道来在北京与养母黄月英分别时,便曾痛哭流涕)?

就这样,毛主席随即批示到“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为此,朱道来还被安排留在北京读书,并由中组部副部长帅孟奇负责照顾日常生活。

毛岸红又是如何“失踪”的呢?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4)

1935年,红军在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展开长征。而当时,贺子珍与毛泽东的儿子毛毛(也就是毛岸红)只有两岁,便被交托给了毛泽覃、贺怡夫妇,临行前贺子珍不舍,便亲自为儿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袍。

而毛泽覃夫妇因为要进行战斗,又害怕毛毛落入敌手,便秘密的将毛毛转移到了瑞金的一个警卫员家中,可是后来毛泽覃不幸牺牲,至此毛毛也就下落不明。

对于侄子毛毛的下落,贺怡十分惦念一直在寻找,更是因此在1949年11月21日急于寻找毛毛,出了车祸壮烈牺牲。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5)

1953年,贺子珍写信给江西省长邵式平,希望她能帮忙寻找毛毛。当时江西省的民政干部王家珍负责寻找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孩子,而在得到邵式平的安排后他也开始了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朱坊村的朱盛苔(也是黄月英的丈夫)家。

在与朱盛苔、黄月英交流后,确定了当时是有朱姓红军干部托付了朱道来给他们抚养,还包着一个棉袍。但此时的朱道来在两个月前,被一个从南京来的朱月倩的妇女领走了。

在经过汇报后,王家珍、黄月英到了南京将朱道来接到了贺子珍上海的住处。在一阵攀谈确认以及之后的陈毅等人确认后,都觉得朱道来就是毛主席的儿子。为了确保无差错,贺子珍还与朱道来进行了验血。

然后就出现了朱月倩与贺子珍的“争子”一幕。

贺子珍认儿子 贺子珍亲自认定(6)

小结

对于朱道来的身世,由于当时并无DNA检测技术,因此显然无法确认亲子关系,这也让朱道来的身份扑朔迷离,以致于今天也并无公论。

但认亲的争论背后,朱道来的人生轨迹却已经被彻底改变。在北京上学之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后又分配到一个国防单位工作。

1971年,38岁的朱道来死于“肝癌晚期”。而在此事上,我们也更能看到属于伟人的广博心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