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鹤祥上一次登台表演相声还是去年,一年后他终于又以四队队长的身份站在了广德楼小园子的舞台上,为观众献上一个小时的底活群口相声《扒马褂》。

“扒马褂”的垫话部分三个人说得还是非常精彩的,面对观众抱怨阎鹤祥身为队长来小园子的时间太少,阎鹤祥马上把枪口转向了一年到头见不到的郭麒麟。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1)

阎鹤祥把搭档说相声比喻成拿着冲锋枪上阵,逗哏的是那杆枪,他倒是想上战场,但是无奈枪被“收走了”。

杨鹤通适时补充:没关系,那把小手枪快眼看就可以出来了(指郭汾阳)。

为了入活“扒马褂”,阎鹤祥更是豁出去了,说要和郭麒麟一起退出德云社,而后的相声,三人把借“马褂”改成了更生活化的“借车”,表演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2)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临时现场改的节目。

由于在演出之前,四队收到了来自观众的私信,有热心观众表示“实在不想听《酒令》或者《武训徒》”,所以阎鹤祥、冯照洋、杨鹤通三人临时调整了节目,改演“扒车版”《扒马褂》。

常看小园子相声的观众都知道,虽说德云社的演出队经常在各个园子轮换,方便让各地观众朋友们欣赏到不同相声演员的表演风格。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3)

但是,节目单确实比较固定,最近一提到群口基本就是《酒令》和《武训徒》,尤其是《武训徒》,打十年前就已经经常出现在相声节目单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德云社,十年前在天津的其他品牌的相声剧社,《武训徒》也都是比较火爆的传统相声节目。

虽然德云社的演员们编创相声的能力都不错,但是没有经过打磨的作品,在演绎起来比较容易底气不足,尤其观众们有爱接下茬,很容易因为活不瓷实而出现演出事故。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4)

而传统相声段子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打磨,段子结构非常稳定,也有不错的包容性,经得起相声演员对其中内容的改良和创新,所以非常好用,又可以常演常新,在排节目单的时候就非常受青睐。

所以,要想解决节目问题还得从管理层入手。

比如可以严格规定演员们每年出新作品的数量,总教官和资深相声艺人轮番观看表演,调整作品,把控节目品质。

但事实上,这些“想象”是很难实现的,相声演员大概是最难管理的“员工”。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5)

先不说这其中还夹杂着师徒以及师兄弟之间的情分,单说待遇方面也是以卖票的盈利为主。

虽说大家都是在德云社这个大公司里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保底,但“大头”还是看自己的票房号召力。

自古以来,就称呼唱戏的、说相声的为“老板”,是因为每一个角儿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吃自己的饭,所以谁能完全管得到谁呢?

这也就能理解,除了师徒没人会去教别人“真东西”,先别说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人家年轻演员是不是真看得上这“本事”还两说呢,而且没准辛辛苦苦打磨完了,人家离开德云社了,或者干脆不说相声了,那不叫更是白费劲了嘛。

所以,真想要提升,还是的观自身,方向自己找。

而由于德云社很多青年相声演员不靠说相声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如何稳住资深相声演员和愿意踏踏实实说相声的人心就更是一个难题。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6)

所以,就连杨鹤通自己也说:

最开始说相声的时候,自己的技艺还没成熟,等通过积累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时候,传统相声演员不吃香了,观众改看小鲜肉了。

想办法让青年相声演员真的回归初心,不忘相声演员的立身之本,令比较有水平的资深相声演员有尊严,有话语权,愿意继续坚持,甚至仍有热情去百尺竿头,德云社和相声行业才会真的越来越好。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7)

而今年的天津相声春晚,就做出了一个正面的引导,传统节目和传统相声演员的占比明显比往年增多了。

相声演员们凭能耐展示传统艺术魅力,戏曲、鼓曲、传统段子增多,马志明、田立禾、刘伟、石富宽等老先生都带来精彩表演。

原本郭麒麟也是要参与录制的,但由于他目前在云南拍戏实在抽不出档期,也只能遗憾错过,期待明年能多多在相声舞台看见大林吧。

郭麒麟阎鹤祥三人天津春晚(郭麒麟无缘天津相声春晚)(8)

其实近几年郭麒麟和阎鹤祥虽然说相声的机会少了,但是能耐并没有退步,反而身上有了更通透和沉稳的气质,相声表演也更游刃有余。

所以,真诚地希望可以有机会多看几场郭麒麟阎鹤祥的相声表演。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