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俚上篇建立了气化模型,并将其与人体关联,可以解释很多概念试举几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脏腑和五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脏腑和五行(2五行六气与脏腑)

脏腑和五行

作者:李俚

上篇建立了气化模型,并将其与人体关联,可以解释很多概念。试举几例: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人是万物之一,也沉浮于死生之门,合于四时阴阳,此处阴阳,已涵括阴阳的气化特性,无气化则就无阴阳,四时沉浮,为阴阳气化之循环往复变化。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句争议极大,大多数人都是含混的一笔带过,说什么阴者起亟以应乎外;那么阳者卫外而为固就失去对仗排比的韵味。更有些牛人,如李阳波等的解释,我就理解不了。由我们的模型可知,阴者气交过程是地气(被六腑处理过的精气)进来,所以藏精,散精为气,才能供给人的神明活动。内经云:"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出了问题,就会脉大数,人会发狂谵语。脉为人体气血流通的经隧,发狂谵语属于人的“神用”概念,相当于思维等高等神经活动。如此对比,对起亟的概念大概可以认为是人体内部的运作机理。阴符经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起亟的意思是否就是“动其机、万化安”?我认为就是“化机”两字。亟本意为“极”,亦有“急需”之意,如《左传》之定公五年:“夏,归粟於蔡,以周亟,矜无资。”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陛下思周曲成,未忍捐弃微臣,困至於亟,转不堪胜。”其意就与藏精化气以供人体需要的说法相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