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乙状结肠比较,盲肠并不是结肠癌的高发部位,但盲肠肿瘤却是最容易误诊的结肠肿瘤。原因很简单,一是早期盲肠肿瘤缺少典型临床表现,自然不容易让人发现,即使到了中晚期有右下腹痛等症状时,大家也会把它误诊盲肠部位的阑尾炎,结果就是导致盲肠癌的误诊误治。因此,如何从盲肠癌的一些临床表现,来尽早发现盲肠癌,才是我们提高盲肠癌疗效的关键。下面我就这个话题,和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盲肠肿瘤有哪些症状(得了盲肠肿瘤会有什么表现)(1)

盲肠癌

盲肠位于右中下腹部,为腹膜内器官,有一定活动度。内侧通过回盲瓣与回肠相连,上延续为升结肠,盲肠为结肠管径最大的部位,直径大约7.5cm。在回盲瓣远侧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盲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功能。盲肠的这一解剖与生理特点,让盲肠癌患者,即使到了中晚期,出现了腹痛不适,也很难让人想到是盲肠癌的可能,多数会当成慢性阑尾炎来治疗。直至到了盲肠癌晚期,出现了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以及检查发现了腹部肿块,才考虑到盲肠癌了。当然少部分盲肠癌也会因为出现了肠梗阻而提高让人发现。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奇怪,不是说盲肠是结肠中管径最大的部位,怎么会出现肠梗阻呢?

盲肠肿瘤有哪些症状(得了盲肠肿瘤会有什么表现)(2)

肠梗阻

但请大家注意,盲肠癌之所以容易出现肠梗阻,是与它有连接回肠的回盲瓣有关,回盲瓣管腔较小,且回盲瓣具有单向括约功能,能控制小肠内容物流入大肠的速度,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但一旦盲肠近回盲部形成肿瘤后,往往会导致回盲瓣功能障碍,导致肠梗阻发生。并且,这种肠梗阻还经常是以肠套叠的形式表现出来。,患者有明显腹痛、腹部肿块表现,但典型肠套叠的血便则较为少见

盲肠癌患者的肠癌,毕竟是起源于肠粘膜细胞,也是就位于肠管壁的最内层,加上盲肠管径大约7.5cm,这让肠癌细胞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无限增殖长大,这也是为什么盲肠癌确诊时,一般都会发现有腹部肿块的原因。

盲肠肿瘤有哪些症状(得了盲肠肿瘤会有什么表现)(3)

肠腔肠癌

但癌肿在盲肠内过度增殖,并且,癌肿是长期浸泡在有腐蚀性的液体粪便中。因局部缺血、粪便腐蚀等各种原因,就会导致癌肿破溃出血,这种出血虽然量不大,但不容易自然止血。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贫血表现,并且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出血创面合并感染化脓,自然会出现粘液脓血便的表现了。致病菌大量繁殖并感染,又会导致病人进一步的营养丧失与大量毒素产生,并随后被盲肠吸收入血,病人自然就会表现出低热、消瘦、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乏力等全身表现了。

另外,盲肠作为主要结肠中起主要吸收作用的部位,一旦得癌后,它的吸收功能就会大大受到影响,并且加上盲肠癌破溃出血与感染等系列原因,相对于其他部位的大肠癌来说,它更容易出现排粘液脓血便,或表现为便频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临床表现,并且,盲肠癌的这些特点,也让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实惠的粪便隐血免疫法,来早期筛查发现肠癌的风险。当然,进行粪便肠癌DNA检测也是确诊盲肠癌的一种好的选择,但肠镜检查,才真正是诊断盲肠癌的金标准,并且还可排除阑尾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