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知道,我国对于退休年龄是有法律规定的,通常女性职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男性满60周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也就是说我们的出生年月决定了退休时间。但是在过去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职工被身份信息与档案信息不一致的情况,这就给职工办理退休手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究竟是要按照身份证日期办理退休手续,还是需要按照档案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呢?

身份证有档案也有退休金吗 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致(1)

其实关于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致的情况,国家也是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当职工出生时间与档案记载时间不一致时,应当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比如我们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60年1月1日,但是职工档案记载的却是1963年1月1日,那么就需要以档案记载1963年1月1日为退休年龄依据。

所以按照当前的社保政策,大家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会对个人档案进行核查,对于个人档案上的年龄与身份证上的年龄不一致时,应当以档案上的年龄为准。如果职工档案上的年龄小于身份证年龄,那么就要到身份证年龄比较大的时候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相当于是延迟退休,而如果档案上的年龄大于身份证上的年龄,那么就是在身份证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办理退休,相当于是提前退休,可见个人档案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当然个人档案并不是办理退休手续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于部分没有个人档案的朋友来说,大家也无须担心自己没有职工档案会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康波财经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