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家谱600个字辈(马氏家谱600多年前的序言)(1)

木有本而后枝叶茂,水有源而后支派分。家谱——是我们家族寻根问祖的历史档案,亦是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家将国史、方志、家谱三者合一研究,相互补缺,可见家谱对于史学的重要性。家谱序言简称为谱序,是家谱的纲要汇总,也是家谱必不可少的三大主体之一。主要记述修谱目的、缘起和家族的历史渊源以及迁徙经历等。

身为马氏子孙,笔者多年来热衷于我马氏谱系史料的搜集与研究,足迹踏遍全国多个省市,按迹寻踪,或成部成卷,或片纸残页,均以一睹解惑为幸,每到一村一舍,均得到宗亲们的热情接待与支持,偶有宗亲将备份的余本相赠,数年来孜孜以求,收获颇丰,竟收集到全国各地的马氏家谱近百部。多为数百年来我马氏家族谱系精品。这对于研究家族发展史,家谱版本史等史实的考证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谱序不乏措辞严谨,史料详实的鼎力之作,这更增加了我对马氏家谱研究的浓厚兴趣。纵观这些收藏精品,有一篇马氏家谱序言值得向各位谱牒学者推荐。该篇序言对移民史的研究提供了确切的资料依据,弥补了正史的不足。这就是每次续修《安丘马氏家谱》都排在首篇的《四支合谱创始序》。

堂兄弟五人外出之前,祖父担心五个孙辈在迁徙路途中有风险,再三指教如何规避路途风险以及生存方法,孙辈则牢记祖父训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祖孙近,隔代亲”。并赠送每人一册宝卷,上面写道家乡是直隶枣强县东北乡离城二十里的马官庄,这才是自己的祖籍所在地,以教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祖根。自古以来,每个家族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此处寥寥数语尽显亲情所在!迁徙之前所迁人员都要到县衙集合点名,以明确迁徙地点。关于迁到地,文中已经述说明白,堂兄弟四人迁至安丘均住城区,因为住得较近,所以经常聚在一起拉拉呱谈谈心,惟有最小的五弟与善迁到高密,居址不详。这段文字对于研究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考古学和民俗学都有价值。

自迁来安丘城,过了二十多年后家口稍多时,自己也已经上了年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遵从祖父遗愿修成家谱,欲尊祖父为一世始祖,可是不符合明朝迁播条例,如果这样做显然是违法的,所以不能这样做,只能按照大明迁播条例以始迁此处者为一世始祖,世系依次后排。此文虽系一语,然非常重要,这样就明确了明初移民关于一世始祖的来历,这是笔者到目前为止见到的所有马氏家谱中唯一有文字记载的一世始祖来历。是本序最重要的点睛之笔,也是立谱之据。这一段对于研究法学、历史学、谱牒学等学科都有价值。

最后说明写作本序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后世子孙不要忘了先祖的迁徙来历。因一世始祖早有训命,故安丘马氏历次续修家谱都要放在最前面,这已经成为定律,后人依训照做,直到民国二十五年安丘马氏五修家谱时,这篇《四支合谱创始序》依然在家谱首序位置。

纵观全文叙事一气呵成,吾我并用,文白相映,行文无拘。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说的明明白白,条理清晰,用词恰当,堪称佳文杰作。本文字数不多,然而对于后人研究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考古学、民俗学、法学、谱牒学等等学科都有重要价值,对于外迁族人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可谓见微知著,细细读来使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在这里,我恳请各位史学家以及谱牒学者,研读该文,定会受益匪浅!

本文作者——马克宝(中华马氏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山东潍日马氏宗亲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