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还真的有以教龄为依据的,其他一切都不看,单看教龄,只不过,专门指“乡村一线教师”。规定:乡村一线教师教龄满20年,自动晋升中级职称;教龄满25年,自动晋升副高级职称;教龄满30年,自动晋升高级职称。

这项职称改革工作,已经在多省、多地实施近十年了。在改革过程中,原来卡得比较死,要求必须是连续在乡村一线工作满相应年限要求,比如在乡村一线教学满20年,晋升中级职称,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一要限制根本不现实:比如中间调整到乡镇、城区学校一两年后,又返回乡村学校任职;或者一直在乡村学校工作,后晋升为校长等管理人员的。后来就规定为:教龄满20年,目前在乡村一线工作,这样操作起来比较实际,享受该项政策的人群范围也扩大了,政策也能落到实处。

教师评职称时什么叫做教考不一致(教师评职称该以教龄为主)(1)

现在,这项优待政策,已经从乡村一线教师,扩大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

但是,这项政策仅在乡村实施,即使是在乡镇中心学校、学区的教师,都不在优待范围之内。而且,各省的政策不同,并没有普及推广,甚至有的省只在部分地区实施。

教师评职称时什么叫做教考不一致(教师评职称该以教龄为主)(2)

除享受优待政策之外,其他教师职称晋升,依然以教学成绩、科研水平(证书)为主,虽然职称改革,降低了职称门槛,取消了外语、计算机等硬件要求,增加了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也规定了职称向一线教师倾斜,但职称评定总体方针政策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虽然提升了教学实绩的占比,但证书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依然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职称评定是综合能力评定,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依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只能采取相对公平的办法,让大多数人满意。证书虽然不能完全证明个人能力和实绩,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想要获得某个证书,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普通教师而言,最起码证明了努力的过程,也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依然被当作职称的重头戏。

教师评职称时什么叫做教考不一致(教师评职称该以教龄为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