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好吃的美食(舌尖上的海边)(1)

我在大连读书七年,和海的感情特深,海鲜也是我美食中的至爱。

南运河早市就在我家附近,早市上有不少摊位是卖鲜活海鲜的,这是我经常光临采购的地方。来自丹东的大黄蚬子、大连的虾爬子、鲅鱼圈的“小仁仙儿”,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美味。

由于省内几座海滨城市离沈阳都很近,所以海鲜品种比较多,价格有时比产地还便宜。鲍鱼、大扇贝,在大饭店里价格奇高,现在市场上经常有卖的,尤其今年,这两样东西价格低得让人不太相信。最好的大扇贝才20元1斤,鲍鱼按照个头大小,2~8元一只不等。

在家中烹制鲍鱼,我的做法很简单:鲍鱼拾掇干净后,腹部切成菱形刀,将其放入原来的壳中,上面放少量的姜丝、葱丝和蒜末,放入开水锅中蒸上8分钟,闭火焖2分钟;另外在炒勺中放少许食用油,烧热后倒入适量酱油、蚝油,然后将滚烫的调汁浇在鲍鱼上,这就大功告成了。

小鲍鱼可以用来做“鲍鱼炖土豆”,这道菜中的土豆比鲍鱼还要好吃,非常下饭。

国内外的海滨城市我去过不少地方,比较起来,我还是最喜欢大连人烹制海鲜的手艺,其特点是,简单加工,突出原汁原味。我最讨厌把海鲜搞成花里胡哨的东西,形与色可能有了,但海鲜的“鲜”却没了。

吃海鲜,最重要的是鲜活度。同样是活海鲜,刚打捞上来的和在酒店里养放若干天的差别很大。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大连的吃起来就比沈阳的鲜,就是这个道理。记得有一年,我们单位在大连度夏令营,大家从渔船上买的小海兔,现煮现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赞”!有些人吃海鲜坏肚子,那是食用了不新鲜海鲜的缘故。活海鲜再辅之辣根、蒜和少量的白酒,一般都不会发生问题的。

海边好吃的美食(舌尖上的海边)(2)

我喜欢吃小海鲜。所谓小海鲜,就是贝类、虾蟹、墨斗、海兔等等。小海鲜吃起来有味道,而且剥壳剥皮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当然,喜欢吃小海鲜和我的经历也有很大关系。

当年上学的时候,食堂里没有海鲜,市面上的海鲜我们也买不起。但我们穷学生自有办法。我们学校离南海头海滨非常近,星期天,几名同学带上煮锅(市内同学从家里拿过来的)和两壶淡水就出发了。大家分头在海边岩石上挖捡海蛎子和海虹。会游泳的同学游到离岸边较远的礁石上采集,那里没有游人,海鲜的个头比较肥大。最后,点起篝火,直接将这些贝类放到锅里煮,3分钟后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吃海鲜,还要看季节。不同的海鲜,在不同的季节,其鲜肥度是不一样的,比如4月份的虾爬子、10月份的蛏子、11月份的赤甲红都是很肥的。

如果去大连,有两道看似很平常的菜值得推荐。

一个是“萝卜丝虾汤”。这道菜,我们也可以在家自己做。很简单,到市场买很便宜的沙虾、白虾、青虾均可,但最好是要活的,与萝卜丝一起煮,放适当的盐和少许的味精、香葱末就可,汤味非常鲜美。

另一道菜是“老板鱼炖西红柿”,不过,老板鱼一定要活的(老板鱼又称铧子鱼,与过去农民犁地用的铧子很象,故得此名。不新鲜的老板鱼其刺鼻的氨水味很浓)。这道菜比人们常点的“老板鱼炖豆腐”好吃,而且很解酒。

一次,过去从来没吃过鲜活海鲜的内地朋友,品过两道菜后,很感慨“我不来大连,哪里会知道人间竟有如此美味!”

大连的海鲜烧烤也很有特色,我每次去大连,肯定和朋友去烧烤大排档吃夜宵。过去是五四路一条街,现在没有了,烧烤都转入室内,那种把酒临风的感觉找不到了,有些遗憾。

海鲜烧烤,我建议这几样必选:扇贝、牡蛎、扒皮鱼干。烤鱼片一般都是扒皮鱼做的,烤扒皮鱼干与孩子们爱吃的烤鱼片既有些类似又别有风味。牡蛎,即蛎蝗,大连人又管它叫蛎头。医书上说:牡蛎最壮阳。牡蛎有两种烤法:一是壳朝上,烤好后连汁一起吃,味美;一种是壳朝下,烤出金黄色后沾孜盐和辣椒末,是另一番口味。

不能再写下去了,否则马上就想去海边。

海边好吃的美食(舌尖上的海边)(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