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悲哀之一或许是既没有能力谋求恩泽延续,却也不愿意放手安安静静度余生。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1)

古时,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贾府最初的爵位是国公,算是最高的封赏了,也由此可见,当年宁国公、荣国公的战功是有多么显赫。

从第一代宁国公、荣国公拿下战功后,贾府就走上了世袭的路子,如果能安安静静地吃祖宗的庇荫倒也还好,但是由奢入俭难,谁不想永保富贵,正是这个原因,让贾府很早就开始在政治派别上进行站队了。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2)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明显,四大家族是属于同一个阵营里的,这个阵营是以谁为首呢?

秦可卿葬礼的时候,薛蟠拿了一块板给贾珍做棺木,拒薛蟠交代,这块板是当年他父亲带来给义忠亲王也用的。薛家和义忠亲王有联系,也能说明四大家族和义忠亲王也是有关系的。

除了皇帝,朝野以亲王为尊了,很明显,贾府所在的政治阵营是以义忠亲王为首的。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3)

这个政治阵营到了贾宝玉这一代(贾府第4代),是什么情况呢?秦可卿葬礼时,作者已经和盘托出贾府的政治资源,这些人就是这个阵营的现存情况了。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

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田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4)

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单时会觉得这个时候是贾府的鼎盛时期,其实是不对的,贾府的政治资源固然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治资源和贾府一样,世袭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当年是国公的,现在世袭的不过是些“伯”、“子”、“男”等爵位了。说明贾府的政治资源和贾府一样也是走着下坡路了。

义忠亲王获罪后,这个阵营大为削弱,阵营内部的人惶惶不可终日,比如情况稍好一点的贾府在贾政生日时宫里来了传旨都吓成什么样子了,这个时候这个阵营内部的人虽然是抱团取暖,但是已经开始分化了,而冯紫英家就是其中的两面派。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5)

还记得贾宝玉的汗巾子吗?

冯紫英有一次请贾宝玉、薛蟠、蒋玉菡等人喝酒取乐,期间贾宝玉和蒋玉菡先后离席,二人互道身份后,贾宝玉先是送给对方一个扇坠,蒋玉菡则把自己的汗巾子解下来送了给了贾宝玉,还将贾宝玉的汗巾子要了过去。

这个场景,根据原文,只有薛蟠和冯紫英瞧见了。后来,忠顺王爷到贾府质问贾政、贾宝玉靠的就是蒋玉菡的红汗巾子。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6)

忠顺王爷怎么会知道这个汗巾子在贾宝玉手里?

后文里薛蟠赌咒发誓不是自己把这件事情说出去的,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是刚参加完一场宫斗的冯紫英去告了密。

冯紫英家本来和贾府属于义忠亲王这一派别,却把贾宝玉和蒋玉菡的私事告诉忠顺王爷,用意不言而明了。

这个时候,贾府出现了一位贵妃,无论是贾府还是这个阵营,都稍微提升了一点战斗力,但是忠顺王爷的基础更为雄厚,冯家的世袭也快结束了需要为自己好好谋划未来,于是就开始脚踏两条船,做成两面派人物了。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的一条汗巾子)(7)

不知道贾宝玉本人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