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由华录百纳、中和传媒、华熙泰和联合出品,陈慧如、朱先中编剧,刘新执导,迪丽热巴、张彬彬、李泰领衔主演,刘畅特别出演的古装情感剧《秦时丽人明月心》在浙江卫视收官。

自开播以来,这部剧的网络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CSM52城平均收视稳居同时段第一,10月4日更是以收视再度破1、同时段第1、全国第3的成绩收官。截至10月8日,优酷单平台网络累计播放量已突破33亿。男女主虐心的阴阳相隔的结局,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直言丽姬可能是最悲情、最没有主角光环的“大女主”了。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1)

编剧陈慧如

这部剧播出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如今,整部剧已然落幕,我们对话了编剧陈慧如,请她谈谈《秦时丽人明月心》创作时的想法,以及对一些疑问的回应。

史书留白处尽情想象,一开始就不是正剧诉求

《秦时丽人明月心》改编自台湾作家温世仁先生的遗著《秦时明月前传》,《秦时明月》系列小说共8本,第二本之后讲述的是丽姬与荆轲的儿子荆天明的故事,《秦时明月》系列动画、唐人出品的电视剧《秦时明月》都是相关作品。第一本小说作为前传,主要任务是引出荆天明与秦王宫、江湖各个人物间的关系。因此,相对来说,《秦时明月前传》的内容比较稀薄,创作者改编的空间也比较大。

“看中这部小说是因为它内容少,但是主线故事、人物塑造比较清晰。原著虚构了一个绝色美人丽姬,与荆轲和秦王发生了关联,这个设定很有趣。但除此之外的故事需要我们自己填充”,编剧陈慧如说道。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2)

原著小说以“荆轲刺秦”为结尾,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结局众所周知。因此,创作者要做的是在既定的结局里,找寻生发故事的缝隙。

“其实这部剧的情节大部分属于原创,比如荆轲救燕太子丹,丽姬起什么作用?韩非如何来到秦国,李斯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吕不韦的经历等。原著提供了丽姬、荆轲、秦王、韩申、田光先生、鲁勾践大侠、高渐离、夏侯央、盖聂、盖兰等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这正是吸引我创作的原因之一。有真实历史人物,有虚构人物,他们之间的故事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接着,编剧陈慧如详述了创作时的基本原则,“既查阅了为数不少的正史、野史,比如《史记》等,又看了有关那段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比如《东周列国志》等。”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3)

查阅史书是为了尽量避免出现与史实不符的情节,另外在其字缝间隙找到故事生发的可能性。比如,有关吕不韦是秦王的亲生父亲,有相当一部分史学家是认同的。至于为何写到吕不韦死而复生,是因为编剧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写到嬴政赐其毒酒身亡后,却一直未找到尸体,因此,编剧将这段故事作为创作空间运用。

读相关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则是为了感受乱世下人们的心态。“我们都不是那个时代的人,那怎么去感同身受呢?只能是多读一些相关文学作品,让自己在文字间了解乱世下老百姓在想什么,他们又希望有什么。”

原著小说的功能性前文已述,基于这样的诉求,小说以荆轲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改编成剧时,则要具有影视作品的逻辑,即串联主要人物、拎取主线故事等。编剧陈慧如说,“我们经过商量后,决定以丽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首先当然是电视剧观众比较喜欢这样的故事讲述方式;其次她与江湖、朝堂、王宫的主要人物之间都有关系;再次是这部剧想表达的女性价值观,后宫争斗并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为了各自的母国,这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实现。最后,我们希望能跳脱出一般战国时期的剧都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创作壁垒。”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4)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十到二十年前,也就是秦王20多岁,正处青春风华正茂的时候。描写这段时期故事的影视剧比较少,且以往影视剧对秦王的描写大多处于既定的年龄比较大、残暴、实行苛政的印象。而《秦时丽人明月心》的秦王虽然也多疑、残暴,但他也有苦恼、深情的一面,比较新鲜。

这也决定了这部剧的基调是青春明快的,“其实,初稿剧本比较严肃,包括台词、情节等,秦王和丽姬之间的对话也是正经八百的,但写到十五六集时,感觉越来越憋闷,有些不符合现代观众观看的诉求。其实公司(华录百纳)给的自由度很大,没有要求必须是什么基调,但我自己觉得这样下去会让人物没意思,我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年轻观众能来看,秦王和丽姬也都是年轻人,不希望他们死气沉沉,二稿时就将他们的戏整个调整了一下,让他们有了年轻人恋爱的风格”,编剧陈慧如说,“如果要定义的话,那就是青春武侠古装情感剧,一开始就不是正剧诉求。”

大女主?玛丽苏?“这个说法我不认同”

剧中,故事围绕着丽姬展开,但这个女孩的一生都是悲情的:与青梅竹马师兄的感情无疾而终、入秦宫后被置于风口浪尖、为了保全儿子委曲求全、为了六国百姓四处奔走帮忙、爱上秦王却终究获不得信任…最终,落得与爱人阴阳相隔的结果,可怜到了极点。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5)

其实,原著中的丽姬是一个把儿女情长看得比家仇国恨重要很多的女人,乱世中,她只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可以依靠的坚实后盾。

为了电视剧的整体格局和女性价值观的表达,改编成剧时,将丽姬塑造成一个心怀天下的女子。她的爷爷公孙羽临终前交代她“要为自己而活”,但丽姬从来没有做到,通篇都在为荆轲、为秦王、为儿子天明、为燕太子丹、为六国百姓而努力。“浮生乱世,我们都不可能为自己独活”,是她人生信念的集中体现。

那么,她的性格说得通吗?那时候的女子会有这样的格局吗?“她的父母、爷爷全都是忠义之士,为国家为百姓献出生命,她作为公孙家的唯一后人,不可能不考虑国家、百姓的命运。也因此,她与秦王注定不能相互无条件信任,这也是造成她悲剧结尾的最重要原因”,编剧陈慧如说。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6)

丽姬作为全篇故事的核心人物,与各个男人都有关系,这也让她被爱上的概率大了很多,这也是很多大女主剧被质疑玛丽苏的重要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编剧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玛丽苏被诟病,很多时候是因为女主圣母的性格,所有事情、所有人都能原谅,但丽姬不是这样的,她爱恨分明、不会盲目善良。至于很多男人爱她,其实都是有缘由的。比如燕太子丹对丽姬的欣赏,是因为她救了他。我觉得玛丽苏是没有缘由、莫名其妙就爱上一个女人。认真看了剧的观众,其实就能理解这个女人为什么是特别的,无论是否处于那个年代。”

《秦时丽人明月心》的特别之处在于试图将江湖与后宫两条线融合在一起,而丽姬就是融合的核心点所在,她身上有江湖儿女的侠义之气,这让她在后宫争斗中多了一些无所顾忌,因为她没有欲望,没有争位分的野心,因此她敢得罪秦王,与他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也让他们之间有了生发爱情的可能。“她只是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帮助想帮助的人,这让她的价值观区别于其他陷于后宫争斗中的女主”,编剧陈慧如说。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7)

同时,编剧陈慧如表示,希望通过这部剧表达,女人的后宫争斗不只是为了争宠、获得皇帝的认同,也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想要坚守的事情。“比如华阳祖太后、敏夫人、赵太后、楚夫人等,说的大一点,都是为了自己的母国。秦统一天下是我们后人已知的事情,但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努力,保全自己的国家不被灭亡。”

创作者要写未来的故事,万不可跟风

编剧陈慧如表示,张彬彬让她很惊喜,“他很年轻,但能把秦王的多面都演绎出来,很不容易。”从播出效果上,其实也看得出来,撇开颜值,张彬彬将秦王的深情、多疑、平静下的残暴内心、对天下的赳赳野心都刻画得相当到位,吸引了为数众多的粉丝。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8)

谈到成片对剧本的还原度时,陈慧如说,“编剧看成片总是带些审视的眼光,但我觉得《秦时丽人明月心》的角色塑造、氛围烘托等,九成以上完成了剧本中想要的感觉,很感谢导演刘新。”

据了解,这部剧在剧本阶段时,并没有确定周播形式,但编剧陈慧如表示剧本也未有大的调整,因为“我习惯了写作快节奏的故事,每集都必须有高潮、悬念、埋梗,让观众一定记得下星期再来看。所以,播出方式对我而言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我还是按照这样的思维来创作。”

秦时丽人明月心大结局插曲(秦时丽人明月心编剧陈慧如)(9)

编剧陈慧如还透露了自己写剧本时的一些小癖好,“年轻演员的戏我会写得很细,比如这个点要哭,是大哭还是啜泣,都会标明,导演有时候因为戏的体量大,或是其他原因,不能一场一场戏给他们讲,标明的话比较利于演员理解。但老演员,比如吕不韦、华阳祖太后的戏,我就只写台词,情绪交由演员自己发挥,他们的经验比较多,我不想给他们太多限制。这种写作方式比较利于拍摄的顺利进行。”

在谈到未来的创作规划时,编剧陈慧如说,“现在内地的电视剧市场变化很快,创作者需要尽量分析市场和观众的需求,但有一点,我们需要用未来的思维去创作,如果用现在的思维写戏,做出来可能就过时了。因此,我喜欢跟观众说在未来等你们。这也就要求创作者不能跟风,尽量去找未来观众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文/jin】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