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编辑 陈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余姚幕墙补漏?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余姚幕墙补漏(追光逐日向天借电)

余姚幕墙补漏

浙江新闻客户端 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编辑 陈醉

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幢三层楼的楼顶格外显眼,这里70%的屋顶被深蓝色的光伏板覆盖,硅片拼装而成的光伏阵列相当壮观。其背面,太阳能正被转化为电能,同步并入公共电网,助力企业节省成本、降低能耗、低碳发展。像这样,该企业的9幢房子共3万平方米的屋顶,全部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光伏板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每一天,屋顶光伏约为企业供电6000千瓦时。

大叶园林党支部书记陈增荣在屋顶光伏前走过。(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摄)

在余姚,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赋能空置屋顶,向天“借”电,减排增效,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余姚市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4.2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31.96万千瓦,525户中小企业光伏发电总装机28.51万千瓦。今年上半年,该市光伏发电量14419.3万千瓦时,上年同期光伏发电量11299.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7.6%。

6月27日,位于中意宁波生态园的余姚领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发电量约占企业总用电量的三分之一。该电站是余姚市企业目前建成的最大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

大叶园林的屋顶光伏。(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摄)

如果说“新晋选手”领克余姚汽车工厂屋顶“发电”规模后来居上的话,那么“老将”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则在三年半前已成功追光逐日,到今年6月底屋顶“发电”量累计超过800万千瓦时。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增荣告诉记者,为了让清洁能源助力企业加速转型,公司于2018投资近1000万元新上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并于当年12月并网发电。到今年6月底,该公司屋顶光伏累计发电817.37万千瓦时,其中约95%企业自用,相当于累计节约3269.44吨标准煤、减排3882.46吨二氧化碳、等效植树5304棵。

“海吉星”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摄)

近年来,余姚市以分布式光伏整区(市、县)规模化开发为抓手,实施“光伏 ”推广工程,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式,各企业主体追光逐日,高歌猛进。

屋顶光伏电站,上接“双碳”目标“天线”,下接降耗增效“地气”,降碳减排,助力绿色发展,嗅觉向来敏锐的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到目前,注册在余姚的大大小小第三方光伏发电企业约有上百家。

“只要有屋顶,不投一分钱,也能有收益!”宁波圣蓝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力占说,目前,通行的屋顶光伏电站投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均为投资方出资。第一种是“全额上网”,主要针对屋顶年久,用电量较少的屋顶方。投资方以装光伏的实际面积租赁屋顶,发电收益归投资方所有,屋顶方租金收益为每年每平方米3至3.5元;第二种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主要对象为用电量较大的屋顶方,屋顶方用光伏发的电按国网的电价打7.5至8折,固定电价一般为每千瓦时0.65至0.7元。

宁波大沃科技有限公司屋顶“发电”项目。(共享联盟余姚站 朱从谷 摄)

位于中意宁波生态园余姚滨海新城的宁波大沃科技有限公司屋顶“发电”项目,是浙江阳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EPC项目。大沃科技占地500余亩,拥有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屋顶面积6万平方米,总装机5990千瓦,年发电约600万千瓦时。去年7月该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如何平衡好成本、政策和客户要求,是当下每个企业直面的重要课题。”宁波大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企业练好内功,至关重要。企业除了要不断优化技术、改进工艺,更要拥抱“双碳”,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