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当中确实有很多的作品咏叹菊花,因为秋天开放的菊花,自有一种其他花朵都无可比拟的“凌寒独自开”的傲立霜雪。菊花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不畏严寒的品格,受到了古代诸多诗人们的喜爱。

按照中国古典诗词咏物言志的文学传统,描写咏叹菊花也并不单单是单纯的描绘,而是借菊花的形象和品格咏叹诗人本身的追求。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个诗人的这首古诗更是如此。

12首唐诗巅峰之作(没考上进士就下决心推翻王朝)(1)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古诗就是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最后一句七个字,“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句唐诗,后来还成了张艺谋导演电影的名称。虽然那一部电影毁誉参半,但是这首古诗却也凭借电影的热度更加的深入人心。

12首唐诗巅峰之作(没考上进士就下决心推翻王朝)(2)

​从题目当中就能看出这首古诗写于诗人遭遇挫折之时。黄巢参加科举考试又一次不中,写下这首古诗,抒发人生感慨。他并没有像那些纯粹的文人一样,老是抒发人生坎坷,命途多舛的悲哀,而是表达出了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气。

诗歌一开始就写菊花的品性。“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重阳节是九月九日,但诗歌当中学写到九月八日,展现出诗人心中的迫不及待。

12首唐诗巅峰之作(没考上进士就下决心推翻王朝)(3)

​“我花开后百花杀”写出了菊花开放的季节和一般的花朵并不一样。大多数的花朵都在春天开放,而在菊花开放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花朵都已经凋零。“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在这个时候盛开的菊花有无穷无尽的香气弥漫,整个长安城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一般的花瓣。

在后人的解读当中,这首古诗当成了他起兵反叛的誓言。生于晚唐时期的黄巢,对当时的社会黑暗腐朽的朝廷已经有了充足的认识。求功名而不得,更加彻底地激起了他对这个王朝的反叛。

12首唐诗巅峰之作(没考上进士就下决心推翻王朝)(4)

​诗歌当中的菊花显然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不畏严寒的气魄,力争让统治阶级的威风扫地,像那些春天开放的花朵一样迅速凋零。而后他确实起兵,给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没考中科举就把王朝给推翻了,古往今来的诗人可能就这么一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