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农村通电以后,农村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工种——电工。生产队时期的电工主要是为集体服务,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家庭还没有通电,对电力、电能感觉到好奇,对懂电的人员更是由衷的羡慕,感觉电工很有本事、很牛逼。电工也因此而成为了生产队里可以不出大力或少出力就能挣到工分的人了,无论是生产队干部还是社员都对电工会高看一眼。

进入七十年代后,生活用电开始进入普通农民家庭了,街巷里立起了电线杆子,上面架上了电线。电力部门把主干线架通以后,进入各家各户的线路由自己去完成,自己能够干电工活的社员非常少,生产队电工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了,同时也是摆谱的时候,从那时起我们对电农村电工的地位有了初步认识。

农村电工日常生活(农村电工)(1)

农村电工

生产队安排电工挨家挨户进行接线、接灯,由生产队记工分。社员家里都准备好(纸)烟、茶叶等,随时等候电工进门干活,那种急切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那个时候接电的活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家庭的房子墙体都是用土坯砌成的,接电主要就几项任务,墙体上打几个眼,把导线固定在墙体上,接拉线开关、吊线盒和普通白炽灯灯头。一家有几个房子就接几个电灯,可以说大多数家庭连一个插座也不接,因为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可以移动的用电器。

农村电工日常生活(农村电工)(2)

村里的各种电线杆子

家里接上电灯泡以后,人们对电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了,其神秘性也逐步地失去了。进入八十年代后生产队解散了,农村用电大多数是由电工代管的,这种现象存在了很长时间,电工在管电的过程中确实也得到了一些实惠。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用电器数量增加比较快,像电视机、鼓风机、电风扇等走进了普通农民的家庭。家庭收入差距开始出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农村有钱的人开始膨胀,其他人开始走上攀比的道路,追赶并添置包括多种用电器在内的家具时代来临了。

很多农村电价在核算的时候是必须要把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加进去的,同时还要考虑电工的工资。电工一般是不会在乡亲们面前多收费用的,电工的实惠主要来自于不同性质用电比例分配上面。比如,农业灌溉用电、生活用电、商业用电等,因为它们的价格不一样,所以如果能够从电管站那里拿到的低价电比例比较高,回头来收取的高价电比例比较高的话,就可以多赚一点差价钱。家里用电器数量增加了,土地承包了,家里生活用电量明显增加了,而农业生产用电明显减少了,这对电工来说是一个大好事。

农村电工日常生活(农村电工)(3)

变压器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部门逐步把住家户用电纳入到自己直接管理的范围了。现在城市里推行的三供一业转移,其中一项就是把居民生活用电直接交由电力部门管理,小区居民不需要在物业处买电了。住户们可以享受到居民生活用电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小区的电价比居民用电高出一毛钱左右,有个别小区可能还更高。

农村以后也会逐步走上电力部门直管的道路,到那个时候,农村电工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业务了,不过很多人又会变成电力部门的外聘工作人员,仍然管理原来的那一些区域内有关居(农)民用电的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