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开篇课文为文言短文《杨氏之子》。我想,编者将此文编排至此,除考虑本组主题“语言艺术”外,还应考虑到学生已至小学高年级中期,适当接触、学习文言文是时候了。

小学生文言文入门读物(小学生初学文言文的教学思考)(1)

文言文,学生并不完全陌生,因为在前几年的语文学习中,他们学习、积累名言警句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选自中国古代典籍的句子,对文言文简洁但又难懂的特点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那些毕竟只是句子,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低,只需了解大致内容即可。本次学习的《杨氏之子》则不然,首先这是一篇文章,包含了多个意思相关的文言句子;其次学习要求提高了,不仅要能在朗读中正确停顿,而且要理解句子及文章的意思,还要能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最后还有一点,虽然教师用书没有说出,但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明白: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激发并保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首。

课前,我曾给自己本课的教学这样定调:教学完《杨氏之子》,全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我的教学就是成功的。具体做法中的要点按教学顺序罗列如下:

1、开课伊始由语言艺术的魅力引入本课,对本文选自哪里,《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闭口不谈,因为在学生没有一点儿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大谈特谈《世说新语》,只能是增加学生学习《杨氏之子》的思想负担。当然,这并不是说自始至终就不谈《世说新语了》,后面要谈,而且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兴趣的重要因素来谈。

2、检查预习环节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按照惯例,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的学生都要按照《预习课文九段段位标准》进行预习。不同的是,在检查预习情况这一环节中,我不再调查学生预习达到几段的有多少人,而是给学生讲了这样一番话,以舒缓他们思想上的紧张:“《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这是我们上学以来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比我们平常读的白话文可难多了,很多字词的意思与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句子的表达方式与现在也不同了。因此,老师不要求你们的预习非要达到几段,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几个简单问题,就说明你的预习已经非常棒了!”

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第二个问题是:“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两人围绕“杨梅”进行了一段有趣的谈话。)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答了出来,一个个表现出成功的自豪感,再加上我翘起大拇指对他们的赞扬,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又增添了一份自信,增强了一份兴趣。

当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只有“捋顺毛”式的表扬是远远不够的,那样产生的兴趣必不持久,还应有些体现思维深度的挑战来激发他们的“斗”志。于是,我又提了第三个问题:“‘杨氏之子’是谁?”一生答:“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众生点头称是。又一生答:“一位姓杨的母亲生的儿子。”班里笑声一片,那位回答者也面红耳赤。我心中窃喜,没想到王逸涵同学(第二位回答问题者)一下答到了我的预设上,使得我可顺理成章地将学生的学习、思考引向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于是,我以手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很肯定地说:“你们别笑,两位同学的理解都对!”我接着手指一男生,说:“比如王海安同学,他的父亲姓王,因此可称王海安为‘王氏之子’;他的母亲姓海,也可称王海安为‘海氏之子’,当然也可称为‘王海氏之子’。那么,课题‘杨氏之子’到底该怎么理解?根据文中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读文中能够找到!”经历这样一个小小的风波,学生渴望读文的兴趣更浓了。

3、在轻松愉悦的朗读练习中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兴趣。

现在学生所接触的文言文,虽然已有明确的句读,但要把每一句话中的停顿读对,还是有相当的困难,因为文言文的用词及句法与现代汉语有相当大的不同。然而读对每句话中的停顿又是必须的,这是读懂句子和文章的前提。必须读,但肯定会有不少的地方读错,这是小学五年级学生面对一篇初次接触的文言文的现状。怎么办?怎样才能既让学生由读错到读对转化,又能让学生读的兴趣愈来愈浓?

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自己无法确定的个别字的读音问题,扫除读音障碍(怕读错字被同学笑话是许多学生不愿主动读课文的原因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搂草打兔子”,为后续的朗读停顿及词句理解做些铺垫工作。

在实际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诣’是不是读‘zhi(三声)’”,这个问题引来不少同学的嘘声,因为很明显他预习时偷懒,不动手翻阅字词典。我一方面批评了他预习不扎实的缺点,一方面表扬了他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以感激的语气说:“这位同学提醒我们注意了本文中一个很关键的字。根据文后注释,我们知道‘诣’是拜见的意思。那么,文中讲的是谁拜见谁?”在解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解决了难点之一——这句话中的“其”指代谁?这句话的意思怎么讲更清楚?(在回答中学生选择了“孔君平拜见杨氏之子的父亲”,摒弃了“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之后解决字音“为设果”的“为”,过程也大抵如此,学生不仅知道了它读四声,而且知道了是“杨氏之子给孔君平摆放水果”。

其次,放手让学生在不断出错的试读中积累“愤”、“悱”。

没有难度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索然无味,难度太大的学习过程会使学生畏难而退。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位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体现之一。因此,课堂上朗读白话文,学生往往兴趣不大,老师只有不断给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来提高难度,使学生保持兴趣。文言文则不然,要正确断句、停顿就不易。把这一点告诉学生,已足以激发他们挑战读文的积极性。果不其然,在指名读中,学生的朗读停顿问题不少,要么除过原文的句读,中间不再有停顿,不少小句子读出来像念一个个单个的汉字,要么停顿错误,比如将“孔/指以示儿/曰”读成了“孔指以/示儿曰”。不管哪种错误的读法,都会使学生一时半会儿不明白所读句子的意思。在点评中,我抓住比较典型的句子,给学生在思想上强化朗读停顿对句子意思的影响之大。还是上面的例子,在屏幕上出现了四种读法:“孔/指/以/示/儿/曰”(不知什么意思),“孔指以/示儿曰”(还是不知什么意思,连谁说都不清楚了),“孔指以示/儿曰”(变成了杨氏之子说),“孔/指以示儿/曰”(孔君平指着某个东西让杨氏之子看,然后说)。结合上下文,学生能辨别出最后一种读法是正确的。至此,学生对读好文言文有了清醒的认识:很重要,有难度。孩子特有的挑战天性又使他们迫切希望“读正确”,可以说,他们读文言文时内心产生的“愤”和“悱”已达到了极点。

再次,给学生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让学生朗读中的“愤”、“悱”在“启”、“发”后得以宣泄,尽情享受正确朗读文言文的乐趣。

老师一语“给了你正确的朗读停顿,能把这篇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激起了学生极大的热情。于是,看着电子白板上的原文,我用红色的斜线给短文画停顿的位置: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能够听见,随着我不断画线,学生已经自发地、自由地、轻声地、专注地开始了不断的练读。随着练读的反复、深入,学生的脸越来越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接下来的指名读、集体读自然让教室里充满了铿锵,洋溢着欢乐。值得注意的是,在标本文的朗读停顿时,需引导学生弄明白这里的“家”“禽”是两个词,要分开读,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家禽”一词。

4、在降低难度的句意练说中呵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是小学生初学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则大有讲究。首先,决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囿于“先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然后连字词成句”的圈子,因为这种理解模式就等于让小学生直接面对用法多变的古汉语字词,难度太大,它应该是学生中学和大学该运用的主要模式。适合小学生的理解模式应该是理解字词不离句、段。其次,对句意的理解应重在结合段和篇整体感知,而不是钻到纷繁复杂的句式判断和理解当中去。最后,在句意的表述上本着通顺、连贯、准确的原则,体现原句中字词的意思和原句表达上的特点。以下为我指导学生说“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一句意思的课堂实录:

师:自读这句话,你能感觉到它缺了什么意思吗?

生:孔君平指着什么让杨氏之子看没说出来。

师:他指着什么啊?

生:杨梅。

师:你能把它加到这句话中去吗?

生:孔指杨梅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之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师:真不错。看来,这句话里的“此”是什么意思啊?

生:“此”是“这”的意思。

师:“这”又是指什么?

生:指杨梅。

师:看来你的确懂了。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不说“此是你家果”?

生:说“君家”显得有礼貌,说“你家”没礼貌。

生: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你”字吧。

师:理解得很到位。古时候表示“你”的意思的字还有“尔”“汝”等,但这里用“君”,就是表示一种礼貌。

师:孔君平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又是什么意思啊?

生:意思就是说,杨氏之子姓杨,杨梅也姓杨,是一家子。

师:杨梅姓杨?杨梅还有姓和名?那么葡萄就姓葡了?

生:杨氏之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意思是杨梅是杨氏之子家的果子。

师:哦,原来孔君平在干嘛呀?

生:在开玩笑。

生:在逗杨氏之子玩儿。

5、在放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中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兴趣的浓厚程度和持久性来源于他们付出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在老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在理解句意方面已有成就感。这还不够,还得趁热打铁,继续挖掘并放大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厉害”,从而强化这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首先是解决上课之初留下的悬念:“杨氏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很肯定地选择了答案一:姓杨的人家的儿子。师赞扬他们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其次抛出问题:你从哪儿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依据有关词句,得到了“有礼貌”、“热情好客”、“才思敏捷”等词语。师赞扬他们理解能力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再次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从文中看出孔君平这个人的有关信息吗?学生的回答也非常不错,不仅看出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且看出他与杨氏之子家很熟悉,是一个随和、爱逗孩子玩儿的人。自然,我对学生阅读细心、边读边想的优点也着实表扬了一番。

最后,抛出一个涉及本文主旨的问题:杨氏之子的回答好在哪里?有了前面各个环节的铺垫,这个问题学生心中基本都清楚了,但限于表达水平,多数学生都说不透。在他们边说边抓耳挠腮之际,我给学生提示了两个关键点——礼貌、孔君平处于两难境地。能力强点儿的学生立刻说出这样的意思来:杨氏之子的回答好在一是话很有礼貌,在委婉地反驳孔君平的说法;二是他的话让孔君平处于两难的境地:不承认孔雀是他们家的鸟,就等于承认他前面说的话不对;坚持自己前面说的话是对的,就等于承认孔雀是他们家的鸟。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和表达,我当然又是一番发自肺腑的表扬。

随着我“看来,同学们把这篇文言文彻底读懂、读透了”的结论的产生,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信溢于言表。至此,我也完全释然了,课前给自己本课的教学定的调应该说完全实现了。

6、适当拓展,巩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指明他们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的方向。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注释,了解本文的出处,了解《世说新语》这本中国古代小说集。

其次,出示已做成幻灯片的选自《世说新语》的其它两个文言小故事,完全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讲,老师只在个别难懂的地方作以指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凭自己的能力读懂文言文的快乐。出示的两个文言小故事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最后,给学生推荐几本适合他们现在阅读的文言文书籍,比如《古文观止》、《世说新语》等。

二、在阅读中以感性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文言文在词、句方面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小学阶段给学生不专门讲古汉语字、词、句方面的特殊用法,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可以模糊,甚至可以忽略,而是要变个方式出现,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

比如关于通假字“甚聪惠”的“惠”,先不告诉学生这是通假字,同“慧”,而是提出疑问:“甚聪惠”就是很聪明,“慧”才表示聪明的意思,而“惠”表示贤惠的意思,多指女士的优秀品质,为什么这里用“惠”而不用“慧”?使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曼”通“漫”、“最喜小儿亡赖”的“亡”通“无”,自己理解到这又是一个通假字,并明白古汉语中这种现象很常见,现代汉语中却再不允许出现了,否则就是错别字。再比如围绕“为设果”的意思的探讨,使学生意识到这是文言文常见的叙述中的省略,理解时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否则意思不清楚,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不允许这样省略的。其它的诸如“父不在,乃呼儿出”、“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等句均如此,都是在指导学生讨论、表述句意的过程中感知文言文行文中的省略,而不去专门讲文言文在什么情况下如何省略哪些部分的相关知识。正因为有了这些有意识的细节,学生在后来总结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不同时才会要点明确、思路清晰。

我认为,在教学学生初学文言文的时候,重视了这一点,才能保证课堂热闹而不肤浅,才能保证兴趣、知识、能力都不误。

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课堂上学生一切发言都应视为他们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口头化再现。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我们不仅不能放松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视,反而应该庆幸,庆幸我们又多了训练学生这种能力的土壤和环境。

比如,在引导学生说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的意思时,一生说:“梁国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我即问:“梁国只有一家姓杨吗?不可能吧!”随即有生改为:“梁国有一家姓杨的人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我又说:“意思对了,但这说法像绕口令,里面的‘家’字和‘的’字太多了。”经过思考,有生站起来说:“梁国有家姓杨的人,儿子九岁了,很聪明。”显然,这种说法又简练又准确。这个过程,不仅是明确句意的过程,还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再比如对于文章首句在全文中“总起”作用的认识,可以即兴推广到其它的先概括后具体说明的段落构思的说明上。

这一方面,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例值得一提。理解了最后一句的句意后,我问学生:“假如不考虑礼貌因素,不用委婉地去说,而是直接说出来,那么杨氏之子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说?”一生即答:“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我说:“杨氏之子说的是文言文,不会说白话文哦。”另一生稍作思考后答:“孔雀是夫子家禽。”我装作自言自语,从孔君平的话说起,直到说完刚才那位同学的话,然后为难地说:“话对是对,但感觉不连贯啊。”我的自言自语实际是在暗示学生如何关注句子的连贯性。一会儿,果有学生答:“若此,孔雀是夫子家禽。”五年级的学生能加上“若此”两字,不能不让我感到欣慰。

《杨氏之子》上完一周后,班里学生书包中的文言文课外读物也日渐多了起来。本课的教学到现在让我回味起来仍感到惬意。但,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教学。那么,我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方面考虑不周?我得换个角度,继续思索……

,